互联网迟到的80后:为何中国出不了扎克伯格

王朝互联网·作者佚名  2010-03-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迟到的80后

他们已基本失去成为互联网一线领袖的机会,他们是迟到的80后, 所幸,这群年轻人并未颓废,而是面对现实,脚踏实地,不再飘摇。

对于互联网以至中国商业而言,他们姗姗来迟。

他们已不太可能取代70和60年代的人成为主流商业规则的制定者或标志性人物。

为什么中国的80后里出不了扎克伯格和Lady Gaga?

是该给80后“松绑”了。

自从2006年一篇《生于80年代》的文章开始,80后这个名词流行并红火了整整四年。这就像是同样在互联网火热了多年的另一个概念“Web2.0”,越被开发(炒作)就越有价值,各种利益冲撞和纠缠到一起。于是,真相越来越难以看清,插科打诨甚至不可告人的就多了。

对于Web2.0,既有程炳皓那样的短期内把社交网络做成了,也有方兴东那样的被博客给忽悠而栽大了;既有腾讯那样的表面上不发言但实际上是集大成者的2.0鼻祖,也有新浪那样的硬生生把博客这种2.0做成1.0也成了;既有心平气和坐怀不乱而后坐地分金的风投,也有就冲着一个概念而损失惨重的“疯投”。

80后又何尝不是一样?

这股大江大水里面,既有脑子算清醒的李想一类,炒作自己,提高知名度,趁机四处挖人打造团队,而后风光套现;也有脑子半清醒但马步不稳的高燃一类,炒作了高调了有了知名度,可被VC骂成“用公司资源包装自己”被赶出门庭。

既有脑子糊涂,就算有根基也给败了的郑立一类,顶不住压力,抗不住诱惑,被邪道拐了去;也有既无根基,脑子也半清醒的董思洋一类,趁80后火了,于是拼小命地给自己贴金自吹自擂,最后被媒体揪出来说是一个骗子。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