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子的防治方法?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夏天是疖子的多发季节,许多孩子的头面部、脖子、腰背部都爱起疖子。这是因细菌侵入了人体皮肤的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脂腺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疖子初起时,在汗毛孔部位出现小的脓疱,可很快发展成黄豆大到蚕豆大小的紫红色坚实结节,往往不止一个,疼痛较明显。3-5天后结节中央变软出现波动,最后破溃,排出粘稠的脓液而愈。倘若疖脓发生在面部,上唇和鼻子周围的“危险三角区”,可因挤压搔抓致细菌逆行经静脉进入颅内、从而引起危及生命的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因此,痱子的防治非常重要。若多个疖子同时或者反复发生在身体各处,则称为疖病。疖病断断续续可持续数月甚至半年之久,常令患者苦不堪言。对于小儿来说,还影响小孩的健康生长。少数患儿还可以并发急性肾炎,偶而还引起败血症而死亡的。在幼儿园,托儿所,生了痱毒的患儿还会传染给旁的孩子。

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是:

在疖子初起时,要及时热敷,周围皮肤可常用75%酒精消毒,以利于疖子的局限化;

当疖子形成时,可用10%鱼石脂软膏或中药芙蓉膏外敷;

若疖子成熟,表面柔软,并出现波动感时,可以切开排脓,排脓后,再上复方新霉素软膏至痊愈;但对外耳道、鼻、上唇部的疖子不可切开,更不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蔓延。

若发生疖病,疼痛显著,并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痛时,应口服或注射抗菌素治疗,必要时,可口服清热解毒毒中药五味消毒饮。一些疖病患儿,还应检查有无糖尿病,并经常服用绿豆汤,或用金银花、野菊花煎汤代茶饮。

本病的预防首先是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天天洗澡换衣。家里要防暑降温,注意室内通风,使孩子不致因出汗过多而生痱子。对于疖病患儿,一定隔离治疗,用过的枕席要清洗晾晒消毒。

参考资料:http://www.jinjiang.gov.cn/jjkx/kxysh/zhu/2005081063907.shtml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