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阵营内的「硬件大战」是好是坏?
从 200MHz 到 528MHz、再到 1GHz,回首过去几年、我们诧异智能手机内部的处理器速度有了天差地别的变化,当然与之对应的性能也是大幅提高。但在性能暴增的同时,所有使用者都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使用时间的缩短。过去 NOKIA Symbian S60 机型正常使用仍有三天左右的续航力,但是对当下的智能型手机而言,如此续航性能已经成为传说。Android 不愧为 2010 年最具代表性的操作系统,虽然 iOS、Windows Phone 7、Symbian^3 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相比小绿人来说仍属逊色。不过 Android 已经开始给予使用者「接棒 Windows Mobile、成为推动硬件规格升级大赛」的印象,从 2010 年初搭载 1GHz 处理器的机型首次问世、到 2010 年底双核处理器的机型也诞生,这部分也要归咎于软件主导权牢牢掌握在 Google 手上,手机品牌厂商除了在硬件规格之外、并无其他有效着力点。我们可以预料 2011 年 Android 阵营内的「硬件大战」还将持续。不过缔造完美的使用体验除了硬件性能的改善之外,软件(操作系统)的整合也不可缺,这也就是 Mac OS 系统的表现始终优于微软 Windows 产品的背后原因。在智能型手机市场,Apple 始终坚持自己一手打造软件与硬件,iPhone 4 的硬件规格与 HTC Desire HD 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但不论是产品细节还是对整机使用体验,至今 iPhone 仍然稳居业界龙头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