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俯身献菊花 大话135相机卡口变迁史(2)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M42虽然通用性好,但是却有着结构上的缺陷,比如日常使用中镜头拆装麻烦,碰到偶尔有热胀冷缩的环境中镜头拆卸和安装都会变的非常困难,最重要的是M42卡口无法实现光圈联动测光,看看现在的单反相机的主要拍摄界面:半按快门启动测光,全按下去开启快门暴光。这已经是通用设计了。但在上世纪 60-70 年代,全开光圈测光还是新鲜玩意。而绝大多数 M42 镜头都还是收缩光圈测光(stopdown)用的单针设计。所以当时的经典设计就是以Pentax SP为代表的机身上有一个 stopdown 的按钮。使用时要先按下这个按钮来测光,然后在用另外一只手按下快门钮来开启快门暴光。除了麻烦,还能说些什么??

面对着M42的缺陷,Pentax这个日本单反相机的鼻祖选择了继续改进的做法,将M42发展到了极致,并且推出了一大堆至今仍然让人念念不忘的太苦马镜头,但是螺口越来越难以改进,基本的光圈快门双优先实现起来都很困难,卡口是不得不做的改进,宾得被迫于1975年推出了最早的K卡口。

从1975年起用K卡口到现在,虽然在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诸如程序曝光、自动对焦、电动变焦等等,但是并未牺牲与最初型号的兼容性。因此,一只K口镜头,不论它是哪一类型的K口,都可以卡在任何类型的K口机身上,而且具备基本的联动测光,Nikon的F口虽然也宣称向下兼容,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是最顶级的F3 ,F5都不能使用老式的AI镜头实现矩阵测光(F4是可以的,机身卡口结构稍微有区别造成的),作为高级业余机的F80/D100/D200也不能使用手动头实现联动测光(D300倒是可以。这个是市场策略,顶级的D1/D2/D3是能支持手动头联动自动测光的,狡猾的鬼子)。

早期的K及KA型镜头是手动对焦镜头,后来研制的FA及F系列镜头则为自动对焦镜头。宾得在原来的KA型卡口上增加了一个AF连接器和七个电子触点,与原有的K型及KA型卡口完全兼容。若将AF镜头装在MF SLR、或将MF镜头装在AF机身上,则除了AF之外,机身均能全部发挥镜头功能。与尼康F卡口的演化一样,宾得在MF向AF发展的关键问题——卡口设计上也可谓是“以不变应万变”了。

早期的宾得AF镜头是机身驱动型,没有内部聚焦马达,镜筒上边有光圈调节环,内部也有CPU等,并无新奇之处。1991年宾得推出了第二代智能化AF单反相机Z-10和Z-1。这两款AF 单反相机的特点是具有自动变焦控制功能,因此也要求镜头内应该具有变焦马达。所以,宾得推出了FA(FA为Fully Automatic,全自动之意)系列AF镜头,并对原来的KAF卡口进行了改良,多增加了两个电源触点,用于供电给镜头内的变焦马达。新型镜头卡口的代号为KAF2,新旧两个系列的AF镜头又是兼容的。

2003年,配合新出的*ist单反相机,宾得推出了没有光圈调节环的FA-J系列镜头。而随着宾得多款数码单反相机的发布,宾得还开发了DA数码专用镜头(只能用在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上,类似的有佳能EFS,尼康DX,适马DC,APS-C幅面大有可为呀),D FA数码传统通用镜头以及内建超声波马达的镜头。一直到去年推出K7为止,宾得目前为止最先进的卡口依然是KAF2,而2009年的KAF2和1975年的K,在基本功能上并没有区别。

大家都知道尼康F卡口已经历经快50年的风风雨雨(1959-2010),从MF时代一直跨入AF时代,贯穿了从单反相机“刀耕火种”到“数字化”的发展过程。F卡口的内径是44mm,取的是近似于35mm胶卷对角线的长度(43.27mm),设计之初看起来很完美。

Nikon F采用插刀式镜头卡口但是安装时旋转方向和其他家的相反,这种结构也一直保持不变沿用至今。随Nikon F机身一同发布的那些镜头,只是简单地称为Nikkor镜头,一般镜头上都带有“Auto” (指的是光圈叶片自动收缩)、焦距(早期的镜头以cm显示,后来才改成mm)和系列号。

发布于1977年的AI(自动最大光圈传递,Automatic Maximum Aperture Indexing)镜头是NikonF卡口的第一次大变动。它采用了一种新的测光联动技术。过去是当镜头接到机身时,必须手动将光圈设到最大,或者先将光圈拧到最小,然后开到最大,才能实现自动光圈收缩。而新系统则能自动将最大光圈值传递给机身。

1981年,为了用机械方式实现光圈优先(以至程序自动曝光模式)的功能,AIS镜头取代了AI镜头。AIS和AI镜头的光学结构、甚至外观都没有太大变化,区分两者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刻度上最小光圈值的颜色,AIS镜头是橙色(上图左),在AI镜头上则是蓝色。AIS镜头完全以机械的方式将最大光圈,当前光圈,镜头大致焦距(大于还是小于135mm)等等信息传递给机身,尼康的工程师真是了不起,但是这导致了AIS接口非常的复杂,尼康自己也不胜其烦,到现在只在准专业和专业级机身上保留了对AIS镜头的支持,其他的机身虽然在物理上可以兼容,但是已经不能够实现最基本的联动测光功能了,这种现实对于标榜50年如一日不换卡口的尼康来说,是一种无言的讽刺。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4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