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都让农业州抢了去,于是鼓动州内财团和院外活动人士加紧游说,希望工业品的关税不但不至于下降,最好还能水涨船高。
各派人马大肆活动,令参议员手里的投票权奇货可居,他们不仅用此交换政治献金,还趁机打压政治对手,科罗拉多州共和党参议员沃特曼公开声称,只要别的州有人胆敢投票干涉科罗拉多州优势产业加税,他就照方抓药予以反击。威斯康星州议员拉弗莱特愤愤不平地称,这种行为是“赤裸裸的、无耻的政治交易”。这场闹剧的结果是,几乎所有产品的关税都得到大幅提升,一个被认为是愚蠢且可怕的法案,“斯姆特-霍利法案”只待总统批准便可生效。即使斯姆特本人也不相信农产品加税就能挽救农业的鬼话,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坦承,一战后经济发展和购买力的不平衡,才是美国农民无法迅速致富的根本原因。但在当时,政客的本能让他成为这个“蠢猪法案”的推手。
引来多方反对,贸易战打响
美国毕竟是个发达的经济体,如此有悖基本常识的法案一经披露,就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一片反对。
在弗兰克•费特尔的主持下,1028名经济学家,包括大名鼎鼎的欧文•费希尔、保罗•道格拉斯等联名上书胡佛总统,呼吁否决斯姆特-霍利法案。这些经济学家来自不同学派,平时分歧甚多,但在这个问题上意见空前统一,认为这个法案不仅是以邻为壑的不公平竞争,而且必将作茧自缚。正如费希尔所言,当时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债权国,自由贸易对美国最为有利,“如果外国因为美国的关税壁垒而卖不出东西,怎么可能有钱还美国的债?”不仅学者,许多有见识的企业家也加入到反对者行列。汽车业大亨亨利•福特将这项法案称为“经济胡闹”,花了一个晚上留在白宫,苦口婆心地劝说胡佛否决法案;前面提到的拉蒙特甚至“差不多跪下来哀求”。
然而1930年6月,被经济危机弄得晕头转向的胡佛不顾强烈反对意见,一意孤行地签署了斯姆特-霍利法案。根据这项法案,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3200种外国商品(占总数60%)的关税上涨。
提高关税固然愚蠢,但对经济方面的直接影响并不大,因为早在法案通过前的几年里,美国进口商品的数量就已经大幅度减少了。但这种明摆着以邻为壑的做法,让原本可能达成的全球关税妥协化为泡影,一场关税大战一触即发。本来,当时的“国联”曾提出一项“关税停战协议”,主张各国停止关税壁垒战,以保护国际贸易,“斯姆特-霍利法案”一出台,全球为之大噪,“关税停战”成为泡影。各国政府最初的反应是抗议,至当年9月,多达23国的抗议信已雪片般飞进白宫,而美国政府沉浸于“胜利”喜悦中,对这些抗议嗤之以鼻,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