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由航空兵独立击沉战列舰
1941年10月,英国为保持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派出以“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组成的“z”舰队开赴远东,企图慑止日军南下太平洋,并迫使日本将南方海军主力暴露给美国海军。“z”舰队的到来引起了日军的高度警惕。12月8日凌晨,即舰队抵达新加坡后的第6天,日本侦察机就飞临新加坡上空侦察。英舰队司令菲利普斯决定主动出击,利用舰队的航速优势,凭借英驻马来亚空军的侦察和掩护,奇袭日军的运输船队和护航军舰。在仅得到一架侦察机支援的情况下,“z”舰队贸然北出,经过近30小时的航行未发现任何目标,于是又向南返航。
12月10日凌晨,舰队突然接到新加坡基地关于日军在关丹地区登陆的电报。“z”舰队又改变航向驶往关丹,到达关丹后却未发现日军的踪影。菲利普斯随即命令舰队在附近海域搜查几个小时,结果仍一无所获。原来,日军在得知“z”舰队离开新加坡后,就派出了大量的侦察机、轰炸机对马来海域进行搜索。12月10日11时5分,日机发现了“z”舰队。接着,大批日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尽管“z”舰队充分发挥了其防空火力的威力,仍然无法抵挡日机的轮番轰炸和鱼雷攻击,其主力战舰“威尔士亲王”号和“ 反击”号在规避了多条鱼雷后相继被击中。数小时后,当接到求救信号赶来的英军战机到达作战海域时,“z”舰队的全部战舰已葬身太平洋底。
英军观念陈旧导致远东舰队惨重损失
英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数个世纪中,英国军舰在世界各大洋纵横驰骋未逢对手。海军的强盛造就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英国战舰的性能在世界上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战列舰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们具有极强的装甲防护力和防空能力,被称为“不沉战舰 ”。但为何这样强大的舰队在短短数小时内就葬身太平洋海底呢?有两个原因值得深究。
一是忽视了制空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海空协同作战已成为海战的基本样式,而“z”舰队的指挥员却仍然抱定只有巨型战列巡洋舰才是海上决战主力的信念,没有对海上交战中的制空权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没有航空兵掩护的情况下,仗着拥有强大的防空火力,贸然行动,以致陷入绝境。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海战中最早运用航空兵,并尝到了甜头,但令人不解的是,日本最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