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厨师上岗先沐浴,食物必须贴铅封———古往今来,在食物中投毒历来是王位争夺战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为了确保国家元首“百毒不侵”,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御膳房”也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克里姆林宫是如何挑选“御厨”的?御膳房里又有怎样的严格规定?历来苏俄元首各有什么包含偏好?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日前揭开了这层神秘面纱。
据报道,身为克里姆林宫御膳房中的仆役,其职责便是将菜肴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献给最高统治者。因此,他们中无论大厨还是小工,都要接受安全机构的严格“政审”,只有那些身家清白、“根正苗红”的人才可入选。除了政治可靠、技术高超之外,这些入选者的家属中也不能有任何瑕疵,不能有身体、心理和宗教信仰方面的任何阴影,因为他们将随时出入国家领导人身边,任何细小的疏漏都可能酿成大错。
据历史学博士谢尔盖·捷维亚托夫介绍,亚历山大二世登基后,特设首席送菜官一职,此人每天的任务就是在两个身配无鞘佩剑的近卫军军官的陪同下,将食物送到沙皇的餐桌前,用佩剑将肉切开,放到沙皇夫妇的盘中。当然,每个沙皇都有不同的口味偏好和用人特点,而当年御膳房的工作人员都是“自由职业者”。1917年以前,向皇宫输送大厨是莫斯科几家一流饭店的专利,宫中有专人负责从这些饭店中挑选大厨和服务生,并签下合同。如今的克里姆林宫厨房则是另一重天。大厨当然也是安全部门的正式工作人员,自然不存在“临时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