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与印度等新独力民族国家建交,是对美国孤立中国阴谋的有力回击。
此外,1950年承认新中国的锡兰(今斯里兰卡)是南亚国家中第一个向中国派遣政府贸易代表团、并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1953年底,中国又迎来印尼经济代表团。次年,印尼开始对中国出口被美国禁运的橡胶,中缅之间也签订了3年的贸易协定。这个时期,中国同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虽然十分有限,意义却很重大,成为新中国打破美国封锁禁运政策的重要突破口。
北欧国家突破美国后院
在美国的后院欧洲,也有一些国家突破了美国铸就的封锁圈。这些国家中,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不过由于谈判迟迟打不开局面,双方一直没能建交。倒是瑞典、丹麦、瑞士以及芬兰等国,尽管属于西方世界体系,但是倾向和平中立,既不愿卷入大国纷争,也重视和东方的贸易,认为同新中国建立和发展关系符合它们自身的利益,它们很快与新中国建交。
瑞典是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经过近4个月的谈判,中瑞于1950年5月9日建交。有意思的是,新中国首任驻瑞典大使耿飙呈递给瑞典国王的国书,上面除了有毛主席、周恩来外长的签名外,还盖有国玺、国印印记。后来的国书就不再使用国玺,只是由国家元首签署、外长附署。
与丹麦、瑞士的建交谈判也在进行,最终丹麦于1950年5月11日、瑞士于1950年9月14日,与中国建交。与芬兰的建交过程最为简单,因为芬兰同旧中国没有外交关系,又没有参加联合国,所以不用谈判,由两国使节共同商定好,就在1950年10月28日建交了。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1周年时,中国已与1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有25个国家公开承认了中国。之后到50年代中期,世界上共有25个国家与新中国建交。中国打破了建国初外交上一穷二白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