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之后,“世界工厂”就成为国内外描述中国经济的一个常用词。2003年德勤国际会计公司在其一份研究报告中也称:“中国之于21世纪,已经变得如当年英国(19世纪的”世界工厂“) 之于19世纪。”中国是不是世界工厂在大众视野和学术研究中都还有争议。但是回顾世界工厂的变迁史,我们会发现在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制造业的发达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全部目的。但是这样的评价也无意于折损“世界工厂”的光环。
【英国:蒸汽时代的“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凭借其先进的科技、股份制公司制度、金融中心地位、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以及强盛的海军,建立了一个以英伦三岛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英国工业中心伯明翰为殖民地提供了种种产品;“供印度用的斧子和供北美洲土著用的战斧,销往古巴和巴西、适用于贫穷的奴隶的枷锁、手铐和铁颈圈。在美洲的原始森林里,伯明翰的斧子欣倒了古老的树木;在澳大利亚放牛的牧场上,回响着伯明翰的铃挡的声音;在东印度和西印度,人们用伯明翰的锄头照料甘蔗田。”
英国排挤了曾经的出口大国尤其是印度和中国,变成了自己的消费市场。兰开夏工业巨子曾经把眼睛盯着中国,并且说,在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里,“如果每个人的衣袖长一寸,就够兰开夏的纺织厂吃一年”。
有人说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the factory of the world),生产出令整个世界都难以抵挡又望而生畏的大量工业品。但是,这个19世纪历史上的工业国家却并非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烟囱高耸、工厂林立。
在17-18世纪,作为英国工业革命发源地的曼彻斯特、利兹等地,其工业生产仍然是以家庭工业为主的。制造商(manufacturer)在这一时期并不是工业界巨头,相反地,他就是工匠,亦即以自己的双手劳动的人,同时也是土地所有者,他的房屋四周有几英亩大的园地。养一两匹马通常还有一两头母牛、家禽,但没有时间耕种。
在这些工人中,只有铁路工人算是“现代工厂”工人的标准,但经济史家克拉潘却玩笑说:“大路上牧马的工人也远多于从事铁路建筑的工人”。这时期的海员也多是乘木制帆船进行航行的。这时的采矿业尽管有了举重机和抽水机,但在矿层中劳作的工人却大多还是赤手空拳或是使用原始的铁锹。
棉纺织业、钢铁煤炭、运输
英国的棉纺织业最初是作为海外贸易的副产品而发展起来的,海外贸易带来了纺织原料,以及印度棉纺织品,也就是“白布”, 英国公众已愈来愈喜爱最初是从印度进口的棉织品。强大的旧毛纺行业在1700年设法通过了禁上进口棉布或棉织品的法律。试图用他们自己仿造的产品来抢占印度棉织品的市场。当时的问题在于如何充分地加速纺纱和织布,以满足巨大的、受保护的国内市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