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与罗马间的四大谜案:两国曾经打过仗么?(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西晋时期的公元281年,在汲郡(现河南汲县),有一个名叫不准的盗墓者,盗了战国时魏襄王(公元前318-前296在位)的墓。这次盗墓最重要的发现,是陪葬的战国时期的竹简数十车。由于事关重大,晋武帝马上命令官员和学者进行研究。其中的两部书,一是《穆天子传》,一是《竹书纪年》(并称“汲冢古书”)。

《穆天子传》讲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周穆王(即穆天子)西行。周穆王在北征犬戎之后,带领“七粹之师”,驾着“八匹之乘”,从西周的东都洛阳出发,开始长途跋涉。先向北经过山西北部的雁门关,然后转而向西。书中记载了非常多的地名、国名、部落名称、山名、水名、人名,非常复杂。这些地方究竟在哪里呢?

近代以来的学者,对《穆天子传》书中的地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提出了很多思路与猜测。有人认为,周穆王西行可能在中国的宁夏、甘肃一带。有人认为,他越过了新疆边境,经过中亚,进入西亚,甚至越过乌拉尔山进入欧洲,最远来到了今天的波兰。

为什么?因为书上所载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神话传说、民俗习惯,能够与这些地方的历史信息一一对上号。

比如,周穆王曾经来到“群玉之山”,这是不是盛产美玉的新疆河田?比如,周穆王登“昆仑之丘”,有学者认为,此即阿尔泰山。又比如,周穆王到了瑶池,会见了西王母,有学者认为,此处即今哈萨克斯坦的斋桑泊。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也许是某一个母系社会部落首领的神化的形象,也有学者认为,这位女神的原型就是起源于小亚细亚、流行于地中海许多地区的“众神之母”西比利(cybele)。关于周穆王见西王母的传说是《穆天子传》中最精彩、文字最多、也最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穆王,两人互相酬唱,然后依依惜别。

群玉之山、瑶池瑶台,是中国文学中常常描写的仙境,比如李白《清平调》“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又如,离西王母住地不远有一个地方,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巨鸟解羽”,以至“集羽千里”。这是不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中讲到的,欧亚大陆内陆地区“有羽毛自天降下”,“大地和天空到处都是这种羽毛”的同一个地方(希罗多德后来自己解释那是雪)?其后,周穆王又翻山涉水,有人认为其越过了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所达到的最西的地方,应该是在波兰境内。

除《穆天子传》外,《史记》和《竹书纪年》都有周穆王与北方民族打仗和驾车远行的事迹。那么,《穆天子传》是基于历史事实的中国第一部小说,还是带有神话传说色彩的历史记载?周穆王真的远行到了欧洲吗?他是踏上欧洲的第一个中国人吗?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