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战役初期作战中,解放军共计消耗炮弹20余万发,平均每个阎军官兵头上落下两发。到了太原战役后期,解放军前线部队又准备了40万发炮弹,一场城市攻坚战的弹药用量,竟然直逼淮海战役这样的战略决战。解放军强大的炮火成为太原碉堡的噩梦,例如,在淖马争夺战中,“神炮六连”炮击1号梅花碉,发发命中,步兵不到一个小时就占领了这座碉堡,六连因此获得“百发百中,堪称神炮”锦旗一面。
面对解放军强大的攻势,阎军炮兵发起了反击,由于他们也拥有强大的炮兵群并且能够自产火炮和炮弹,太原战役成为解放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炮战之一。徐向前兵团的伤员中,炮伤比率高达83%,这一数字超过了同期的三大战役和济南攻坚战,也超过了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场。
解放军炮兵的口号之一就是“取消敌人炮兵的发言权”。阎锡山后来在《太原沦陷省思》中总结的六点错误中,“对共军火力估计的不够”就是其一。他手下的几名军政官员在《太原突围干部报告函》中总结失守原因时,认为“敌人的火炮及火箭炮为我们的致命伤”。在解放军随军记者的报道中,被俘的日籍军官称:“你们的炮兵打得好,比我们还打得好”;被俘的暂编第45师直属炮兵营军官说:“你们的炮弹又多又准,再多的坚强碉堡也经不住你们大炮和炸药的轰击”;被俘的山西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说:“解放军的炮火,特别是重炮,简直把我们轰击得连头也抬不起来,这点却完全出乎我们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