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7日,马六甲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里。这意味着国际社会对马六甲历史意涵与文化遗产的认同,同时也让世人有机会更深入了解这个处在海上十字路口,数百年来不断融合各种文化的历史名城。
要说马六甲,必须从海说起。
马六甲地处马来半岛的中南端,西临连接东西大洋的马六甲海峡,从地图上看,恰好位于这条狭长水道的“腰眼”。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令马六甲最迟在十四世纪前期便已经成为海峡一带众多贸易站的一员。1349年成书的《岛夷志略》记载了这个当时仍被称为“无枝拔”、盛产“花斗锡、铅、绿毛狗”的商埠。
作为一个新兴起的贸易中心,马六甲得到当时明朝永乐皇帝的高度重视,1403年永乐登基,派遣尹庆出使当时几个着名的南海国家,其中便包括马六甲在内。
马六甲与中国的密切关系一直持续到1435年,在此之前,马六甲是郑和船队下西洋的中转基地。根据马欢的《瀛涯胜览》叙述,当时郑和船队在马六甲建立了专属的营地和囤积货物钱粮的仓库。其地点据说至今仍找得到,那便是位于马六甲市西南的三保山。
三保山其实是两座连绵的矮丘,总面积约25公顷,是马来西亚现存最早的华人墓地。山上遍布的一万两千座古墓中,有不少还是明代古迹。这座历史悠久的坟山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差点因政府征用而铲平,最后在马六甲华人社会的竭力抗争下保存下来,如今是当地居民清早晨练与黄昏散步的地方。
三保山脚下有一所供奉三保太监郑和的保山亭,当地人干脆称之为三保庙。庙内还有两口相传为郑和船队将士所挖掘的三保井。这口古井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相传在马六甲王朝苏丹芒速沙统治期间,明朝皇帝曾经将一名公主赐嫁予苏丹,苏丹将公主及随行的500名女婢安顿在三保山上,这口井正是由苏丹与公主所掘。
定居者的身影
无论汉丽宝是否真的是明朝公主,历史与传说的背后都说明了早期马来社会与华人移民的交融情况。其实,早在13世纪初,马六甲便已经有华人定居者的踪影。同样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在他的《星槎胜览》中就说到当时马六甲居民“身肤黑漆,间有白者,唐人种也。”这些“唐人种”,无疑就是早期迁居南洋的华人了。之后在葡萄牙人绘制的一份1613年马六甲地图中便清楚标明了“中国村”、“中国溪”等地名。
自从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后不久,便为了方便管理当地各族裔社群,开始推行“甲必丹制度”(kapitan system),委任社群中的有力人士出任该社群领袖(即甲必丹)。1641年,荷兰人占领马六甲并延续了甲必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