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上的战争:日本如何将妇女卷入战争(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雅装”变“武装”

这些战争图案大抵出于和服女装,为战时女性所爱用,表明日本妇女也在相当程度上被动员起来,卷入国家所发动的战争。和服战争图案的盛行并不单单是政府和军部的鼓励,当一国的民意被接踵而来的对外战争的胜利煽动,“激扬国威”的战争图案也成了印染商的趋利途径,“时髦”使战争成了“消费”的主要对象。

可以说先有穿戴者的狂热,然后才有战争图案的流行。据载“满洲事变”发生后,日本各界妇女,包括小学生和家庭主妇,自发地将“慰问袋”、“慰问文”和“慰问金”送到军部、报社和各级政府机关,声援军部在中国东北的战争。

稍后“国防妇人会”、“连合妇人会”和“爱国妇人会”等相继成立,组织各界妇女劳军、慰问军属和阵亡兵士家属,并以“义务劳动”替代“奔赴前线”的男丁。这些活跃于街坊的妇女组织,通过“从厨房和家庭奋起保卫国家”等口号,把无数的妇女动员起来,参与战争。有“昭和烈女”之称的井上千代子,在“满洲事变”之后丈夫出征中国东北前夜,穿有“纹章”的和服,自刃而死。她在留给丈夫的遗书中叮嘱“切无后顾之忧,为国前驱”。不知道她穿戴的和服上有无战争图案,但她的“壮举”,确实激起丈夫井上中尉的“斗志”,据说次年日军屠杀平顶山三千无辜平民的指挥官之一便是井上中尉。

日本军国主义曾经让战争延烧到和服,而和服上的战争,又鼓励穿军服的兵士和穿和服的女性投入战争。六十余年前,东亚硝烟滚滚,和服硝烟滚滚。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