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1月14日,李四光与许淑彬在北京喜结良缘。许淑彬是一位大家闺秀,时为中学教员。她爱弹钢琴,李四光会拉小提琴(1920年曾在法国创作《行路难》一曲,是第一首由中国人创作的小提琴曲),夫妇二人琴瑟和谐,相濡以沫。婚礼上,蔡元培先生充当证婚人,丁燮林、王世杰、陈西滢、凌叔华等人都来参加婚礼。李四光结束了“单身”的生活,从此搬出了东吉祥胡同,在东城学池住了一段时间,又迁往三眼井胡同西口外北边,造了一所宅子。
回国后的短短几年,李四光的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沙滩后街的北大理学院,就是他事业的新起点。
-1925年李四光为孙中山遗体抬棺,1927年离京南下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东城区铁狮子胡同5号行辕(现为张自忠路23号)逝世。4月2日,中山先生的灵榇由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移至西山碧云寺停厝。国民政府选拔出六位对辛亥革命有重大贡献、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杰出人士为中山先生抬棺。水晶棺被抬到公园门外后,放到高架灵榇上,平稳地放在了六个人的肩头上。在几十辆黑白相间的马车和众多送灵人陪同下,队伍出发了。六个人当中,走在左前方的,是一位瘦高的中年男子,他肩抬灵榇,迈着沉重的步子,缓缓向前。他的目光深邃而忧郁,流露着对国事的担忧。
这位男子就是李四光。此时此刻,也许他会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件事。1905年加入同盟会时,李四光是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的,中山先生非常高兴,勉励他说:“你年纪这么小就参加革命,这很好。你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这句话,回荡在他耳边,久久没有消散……
那天,李四光从中央公园一直步送到西直门外。
1926年,军阀张作霖控制了北洋政府。广东国民革命军开始出师北伐。1927年6月,张作霖自称大元帅,指派刘哲为教育总长。不久,北京九所国立大专学校被合并为“京师大学校”,北
京大学为此而一度中断。由于形势恶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目于南方。南京政府决定成立中央研究院,李四光应院长蔡元培的邀请,离开北京去南京、上海等地,主持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从此,李四光结束了在北京的八年生活,开始了新的征程。
-嘉祥里、遂安伯胡同、象鼻子沟:解放后李四光住过的三个地方
宽阔笔直的金宝街上,一辆辆豪华轿车从眼前驶过。街北街南,高楼林立,富丽堂皇。现在,这是东城区的重要商圈。而在十几年前,金宝街还是一条小巷,名叫“遂安伯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