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领章:正红色底、三面边沿为金黄色,上缀国徽与一枚金黄色星徽。
将官领章:陆军为正红色底,海军为黑色底,空军为天蓝色底,三面边沿均为金黄色。
大将:4颗金黄色星徽;上将:3颗金黄色星徽;中将:2颗金黄色星徽;少将:1颗金黄色星徽。
校官领章:陆军为正红色底,海军为黑色底,空军为天蓝色底,上有两条纵线,三面边沿均为黄色。
大校:4颗银白色星徽;上校:3颗银白色星徽;中校:2颗银白色星徽;少校:1颗银白色星徽。
尉官领章:陆军为正红色底,海军为黑色底,空军为天蓝色底,上有一条纵线,三面边沿均为黄色。
大尉:4颗银白色星徽;上尉:3颗银白色星徽;中尉:3颗银白色星徽;少尉:1颗银白色星徽;准尉:无星徽。
学员领章:陆军为正红色底,海军为黑色底,空军为天蓝色底,上有一条纵线,周边均为黄色。中间缀军种、兵种或勤务符号。
文工团、军乐团(队)员领章:陆军为正红色底,海军为黑色底,空军为天蓝色底。上有五条纵线,周边均为黄色。中间缀勤务符号。
体工队员领章:陆军为正红色底,海军为黑色底,空军为天蓝色底,周边均为黄色,中间缀勤务符号。
海军军士、兵大衣及海军海上(海航)军士、兵冬常服领章:海军领章为黑色底,海军航空兵领章为天蓝色底,加缀军种、兵种或勤务符号。
上士:1条黄色纵线,3颗银白色星徽;中士:1条黄色纵线,2颗银白色星徽;下士:1条黄色纵线,1颗银白色星徽;上等兵:无纵线,2颗银白色星徽;列兵:无纵线,1颗银白色星徽。
1958年7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作出《关于修改服装制式的决议》,把陆、空军士兵的船形帽改为解放帽,军官大檐帽作为节日、外交等场合佩戴肩章时戴用,平时也改为解放帽。帽徽大小亦作相应的改变。
从1960年开始,为改善解放军冬季服装换季的调节性和清洁卫生性,进行了以冬服结构配套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即以罩衣、紧身棉衣、绒衣裤、衬衣裤等组成多层次冬服。1964年以前,解放军一直是实行单一层次服装供应制度,只有因经济原因长期装备部队的“老棉袄”,没有绒衣、罩衣,穿时只能是脱了棉衣穿单衣,没有中间调节层次,服装保暖量调节与季节变化很不相适应。1961年10月99装的装备,结束了解放军长期以来冬服单一层次的历史,改善了冬服的调节性能和卫生性能,把解放军军服整体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装备55式军服是解放军军服史上一次比较大的改革。它首次突破了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使解放军军容仪表有较大改善,这是解放军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是一次成功的改革。以后经过十年不断改进,55式军衔服装日臻完善,迈出了解放军军服向体系化、系列化发展的第一步,使解放军军容得到较大改善,军威国威得到体现。1965年5月,随着军衔制被取消,55式军服也从部队的列装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