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渡江摧枯拉朽:两个营活捉国军一个师(6)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淮海战役时,国民党军一一○师起义后,蒋介石重建一一○师,师长廖运升和在淮海战役时起义的一一○师师长廖运周还是堂兄弟。

1949年1月,一一○师刚一成立,二野政治部就注意上它了。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立即让原一一○师,现为解放军十四军四十二师师长廖运周写信策反廖运升。在渡江战役之前,四十二师敌工科长杨振海就已经化装到了江南,到处打听一一○师的行踪。好不容易打听到一一○师在浙江临安,他急急地赶去,但一一○师又奉命到了杭州,等他赶到杭州,一一○师又到了萧山。杨镇海追到萧山,见到了廖运升,把信交给了他。

廖运升看到信后,沉思良久,告诉杨振海,现在周围国民党军队甚多,起义成功的把握不大,无法立即举行起义。

5月2日,一一○师又奉命开赴义乌。当天晚上,廖运升在义乌图书馆后院,召开各团团长和高参赵继武6人参加的秘密会议,告诉他们自己决定起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5月4日凌晨,廖运升在黄庄召开了全师(欠三二九团)官兵大会,他义正词严地宣布:“我们决定起义,投向人民解放军,走向光明大道!”

一一○师的大多数官兵也早就不想打仗了,有的当场高呼共产党万岁,解放军万岁等口号。但也有人不愿意,三三○团一个连长站在最前面,听到廖运升宣布起义后,掏出手枪就要向他射击,幸亏周围有人看到,上前把他紧紧抱住。

第二天,廖运升向全国发出了起义通电,并和共产党的浙西游击队取得了联系。

5月10日中午,廖运升得知解放军三十五师已进入义乌,立即提笔写信,派新任参谋长赵继武和游击队吴逊和区长前去义乌,向解放军联系起义事宜。

李德生并不知道这些情况,王近山也不知道,他指示三十五师:“坚决让一一○师投降,不能让他们起义,队伍编散,补充到各个部队!”

原三十五师作战参谋冯嘉珍回忆说:

那次是一○四团去接受一一○师投降的。我们押着一一○师来到了义乌的广场上,怕他们反水,战士们站在两旁,黑洞洞的枪口对着他

们。我站在前面给他们喊口令:“准备架枪,一二三,放!”他们也很听话,我话音一落,地上“哗啦啦”地放了一大片枪。我又喊:“后退三步走。”他们后退三步,然后我让他们都蹲下来,战士们耀武扬威地进来了,把他们的枪收走了。这下他们傻眼了,本来还以为自己是在起义呢,都不愿意了,乱哄哄地发牢骚,有的说:“我们是起义,怎么投降了?”还有的人说:“我们都会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了,还要缴我们的枪!”我听了还纳闷,国民党军怎么会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呢?我就随便点了一个人让他唱,虽然不是那么准,但他还真是唱出来了。我也有点迷糊了,后来才知道,他们那还是真起义,我们的游击队已经和他们接上头了,还到他们部队里教过他们唱歌了。

第一頁    上一頁    第6頁/共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