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渡江摧枯拉朽:两个营活捉国军一个师(7)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一○师还是被立即编散,每个师都补充了一部分。

原十二军司令部参谋武英回忆说:

一一○师的那些团以上军官是我去接收的,要把他们送到军里去。杨振海我们是老相识了,他那时在淮海战场上起义的一一○师做地下党,那个部队起义时,也是我进去把他们接出来的。我也知道他在陈赓的四兵团,没想到,我会在这里突然看到他,我还感到很奇怪,问他:“你怎么也在这里?你不是在四兵团吗?”杨振海就把一一○师起义这事给我说了。我还笑嘻嘻地对他说:“这也晚了,这可是投降,不是起义啦。”杨振海感到很委屈,说:“我早就把工作做好了,廖师长也在5月5日通电起义了,你们还让他们投降,这太不公平了!”说实话,我也感到这事很难办,木已成舟,枪也缴了,部队也被编散了,不可能再回头把他们当做起义来处理了。我就说:“这事我也管不了,只管来接收你们。你以后要去哪里?”杨振海气呼呼地说:“我要回兵团,找到陈赓司令员给他说说这事。不然,我就对不起人家一一○师!”后来,一一○师还是按照政策,算是起义了,参加解放军的官兵,现在都享受离休干部的待遇了。

有意思的是,在淮海战场上的一一○师,是由当时任六纵司令部参谋的武英带出来的,在六纵的帮助下成功起义的。重建后的一一○师遭遇到同一支部队,也逃脱不了同样的命运。

1949年充满了戏剧性。

45年后的1994年,李德生又到了义乌。

1949年时的义乌是个破旧不堪的老城市,城区不到两平方公里,它给当时的师长李德生留下的印象,并没有特别显眼的地方,同样是田园荒芜,百姓流离,百业凋敝。1994年,已经从中顾委常委离休的李德生再次踏上义乌这块他曾经指挥过战斗的土地时,这里已经是一幢幢

高楼,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已成为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小商品市场。李德生不禁感慨万千,欣然题词:“小商品,大世界。”

这就是历史的进步。

第一頁    上一頁    第7頁/共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