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斯大林格勒”----大卢基战役1942.11.18~1943.1.15(4)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现在,战线开始稳定了,而苏德两军都停下来整补疲惫的部队,苏军的伤亡惊人,21和46近卫师彻底崩溃了,9和19近卫师也几乎伤亡殆尽。249爱沙尼亚师则有1100多人逃离战场。德国方面的损失相对更为严重,例如,一个山地团22名军官中损失了20人,战前786人的名单,现在只剩了60人,到12月18日,291步兵师和20摩托化师总共只有6,200人。

而德军能够得到的补充相当有限,因为在南线,斯大林格勒正在吞噬着德军的有生力量和补给,而德军能够得到的只有元首的口号,在12月16日,希特勒给Sass拍了专电:“我表彰你和你的士兵如此的勇敢作战,我相信你们会如钢铁般坚实,就像Scherer在霍尔姆一样等来援军。”作为一名勇敢的军人,Sass回电:“大卢基将坚守到最后一人”,同时,他请求空军空投更多的给养。

虽然斯大林格勒方向吸引了大量德国空军,在大卢基方面还是经常有飞机出没,他们尽全力为包围圈内投下必要的药品和其他补给,因为城里没有机场,所以空投成为最常见的方式,结果很多都补给了苏军。对于体积较大的补给品,则通常采用滑翔机,在经过一片密布高射炮的森林(苏联人就怕这个,所以特地防范),后,脆弱的滑翔机会降落在城里满是瓦砾的街道。

就这样,轻型反坦克炮和其他火炮,火箭炮弹药甚至整个班的特种人员被送进了大卢基,显然,这非常有效的延长了大卢基坚守日期,但是并不足以持续无限长时间。空军也损失惨重,整个大卢基战役期间,80架宝贵的He111和Ju52连同飞行员坠毁在这里。

由于Chevallerie很难在指挥守城部队的同时指挥解围,第二支解救部队指挥部也建立了,以便缓解Chevallerie的压力,这就是Wohler战斗群,由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Wohler中将指挥,他们将从东南方向进攻。其下属部队从11月25日到12月18日已经损失了9,940人,而补充只是那些还能上战场的伤员。尽管如此,Wohler还是决定全力解救大卢基,1943年1月4日,代号为托提拉(Totila,东哥特人君主)的解救行动正式开始。虽然缺少坦克突击炮和弹药,但是由于解救迫在眉睫,所以鲜血和意志取代了武器,让德国军人们为了包围圈内的同志毅然前进。

而大卢基守军则只能眼巴巴看着围城的苏军换上了一批新人,而这些生力军再次给了他们重大打击,1942年的最后一天,城市被切割成两半,东部从此失去了和西部的联系,德军指挥官毫无办法,苏军为了拿下大卢基不惜血本,攻击规模从连到旅,无论遭受多大损失,他们总能获得新的补给,城市一天天被蚕食。

但在新年后,Sass开始也仍然每天发出长长的战场报告,城里的情况一目了然。报告显示,几百名伤员被照顾的很好,完全没有被冻或者被敌人俘虏,但是他们得不到及时必要的治疗,连医护人员都不足,只好用俘虏的爱沙尼亚人充当护士,药品也几乎没有了。食物不足,储备的一点马肉也坏了,肠道疾病流行,弹药也快用尽了,而城里每次都遭到苏联人的弹雨,苏联空军也不分天气进行轰炸。与东部相比,西部情况较好,城堡成为了500名德军伤员的庇护所。

看到城里的情况,解救行动一刻也不能耽搁了。而Wohler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解救大卢基南方两个包围圈内的德军,Wohler将他们交给了59军,命令他们自行突围,而最终他们也成功了。二是如何巩固现有战线,并且选择合适的突击点,由于现在德军防线最南端几乎不用考虑苏军的威胁,因为有空军第二野战军被部署在那里,而北面几乎是不可逾越的森林,所以,Wohler决定从中央打开通路。

在地面进攻中,苏联人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掩护全部的防线,尽管1SS摩托化旅和20摩托化师在南线遭到了顽强的抵抗,但他们逼迫苏联人从更重要的中央防线抽调了部队。Wohler的预定目标,此时只能说是至多都部分达到了。相比两周后的德军解围行动,普尔卡耶夫一定会对自己在德军这次解围行动更加满意,因为他把一切能够阻止德军推进的装甲部队都顶在了德军面前,包括整个第二机械化军。但苏军对大卢基的进攻还在继续,情况在一天天的恶化。

虽然苏联人在河西缺少重炮,使得他们伤亡更大,但是很快他们想办法把更多的炮和弹药送过了河,Wohler难以推进,必须增加兵力,而原定进攻的两个师里有一个是完全不适合进攻的331师,于是只有1个师投入战斗,而城里的情况日益危急,除非苏军撤退,否则坚守不了几天。虽然南方遭到堵截,北方的第8装甲师也回天无力,但由于苏军抽调了部队到南北线,使得中线的进攻还是卓具成效的,最终德军距离城堡只有3公里了,1月9日,第五山地猎兵营搭乘突击炮和卡车,在大白天英勇地突进了城堡(Citadel),(也有资料称是勃兰登堡特种营搭乘缴获的T34和德国突击炮进入城堡的)这成为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但疲倦不堪的苏军迅速组织了坦克和步兵反攻,迫使进攻的德军转攻为守。

现在东部想守住是不现实了,但是如果城堡(Citadel)能够守住,Sass可以率领他的部队向西突围,而且这里还将成为反击出发点。然而,解围行动兵力大大不足,如果再有一个营突入城堡,解围行动可能就成功了,但是没有更多部队了,而第五山地猎兵营的15辆装甲车辆不到1个小时就被苏联人的喀秋莎毁灭了,为了避免被歼灭,现在城堡守军只能向西突围了。

在希特勒的命令下,空军不情愿地投入了一个伞兵营,但是他们人数太少,来得也太晚了。在14日到15日夜,伞兵营拼命从西南向城堡突击,以便与包围圈内的第五山地猎兵营部队汇合,打开一条通往城堡的通路,然而,虽然有一名对地形非常熟悉的团长带队,在被苏军炸的面目全非的城区里,他们还是迷路了。而城堡里尚且可以行动的守军,则在第五山地猎兵营的带动下,竟然自行杀开了一条血路,经过血战后剩下的150名勇士,在早上出现在军司令部的面前。

大卢基最终陷落了,1月14日,Sass来电,“现在我们只有最后两个碉堡了,敌人已经出现在我司令部前方。”1月15日, 4:40,Sass汇报说:“我们将不考虑突围,因为那样的话2,000名伤员将落入苏联人之手……请立刻解救我们,立刻!”在7:20,Sass再次来电:“请立刻解救我们!”在8:40,最后一条电报是“请立即向我们开炮!”此后一切都沉寂了。1月16日,官方宣布大卢基失守。虽然此后几天,西线还进行着战斗,但是已经无助于改变结果了。苏联人夺回了大卢基,而7,000德国守军覆灭,德国人则守住了西部,尽管防御态势大不如前了。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頁/共6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