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S 346/Samolyot 346 火箭动力超音速试验机

苏联是在什么时候最早尝试突破音障的飞行?他们当时使用的是何种飞机?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些让人感到意外,因为苏联最初是利用了德国的 DFS 346 火箭动力超音速试验机进行超音速试飞。
早在二战初期的 1940 年,纳粹德国的滑翔机研究所(Deutsches Forschungsinstitut für Segelflug,以下简称 DFS)为了研制超音速飞机,曾经提出了代号为 DFS 346 的火箭动力超音速试验机设计方案。但直到二战结束第三帝国覆灭时,作为德国初期超音速飞行试验的 DFS 228 火箭动力高空侦察机还尚未最终定型,DFS 346 火箭动力超音速试验机方案更是才刚刚起步。
二战结束时,苏联红军缴获了许多德国的试验飞行器,最令他们感兴趣之一的便是在西尔贝工厂发现的正在建造之中的 DFS 346 原型机。按照德国 DFS 最初的设计目标,DFS 346 是一种被重型轰炸机搭载、在高空点火起飞的火箭动力侦察机。它使用 2 台沃尔特(Walter)HWK-109 型液态燃料火箭发动机,先依靠其动力在高空达到超音速飞行,随即关闭发动机滑翔至敌占区上空进行拍照侦察,完成后再度点燃发动机返航,在燃料消耗殆尽便转入滑翔,最终降落到己方基地。相比于原先的 DFS 228,DFS 346 拥有大倾角后掠翼和阻力更小的流线形,这些都给苏联进一步开发超音速飞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946 年 10 月 22 日,被苏联虏获的部分原 DFS 德国设计师被送到了苏联境内的 Podberez’ye,开始继续原先 DFS 346 的研制工作,但其名称已经被改为了“Samolyot 346”。由德国设计师完成的 Samolyot 346 模型被送到了苏联中央空气动力学研究所(简称 TsAGI)进行风洞测试。与此同时,1 架二战中美国援助的北美 B-25“米切尔”式轰炸机的机头被改装了 DFS 346 方案独特的爆炸脱离式逃生装置,以测试其可靠性。
1947 年(具体日期不祥),首架 Samolyot 346 原型机完工,代号为“346-P”。苏联在 Tyoplyi Stan 试飞机场对其进行了无动力滑翔试飞。346-P 原型机被挂载于 1 架误降在苏联西伯利亚并被扣留的美国 B-29“超级空中堡垒”式重型轰炸机(原美军编号为“42-6256”)右侧机翼下。由于苏联试飞员对于 346-P 原型机采用的俯卧式驾驶姿态难以适应,对其进行试飞的是原德国西尔贝航空公司的首席试飞员 Wolfgang Ziese。在他操控下,346-P 成功地完成了首次无动力滑翔试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