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进入“黑人”内部的艇员,图中可见其手持的水下呼吸器
“黑人”人操鱼雷的驾驶员都是志愿者,首次作战是在1944年4月底对安齐奥的攻击行动,但在作战行动中有13艘因故障沉没,仅17艘参与了作战,未取得战果。此外还被用于拦截和攻击1944年7月里在诺曼底附近海域活动的盟军水面舰艇,参战数量达到了40艘。7月5日,24艘“黑人”人操鱼雷对盟军展开了攻击,最终仅有9艘幸存回港。这次攻击击沉了2艘英国扫雷艇。7月7日和8日间,21艘“黑人”人操鱼雷再次展开攻击,由于天气晴朗,夜间能见度很高,所有“黑人”人操鱼雷在盟军严密的监视下暴露无遗,在击沉一艘英国巡洋舰和一艘扫雷舰后,所有人操鱼雷全部被击毁沉没。1944年8月16日至17日间,“黑人”艇群再次展开攻击,这次攻击成功击沉了英国驱逐舰“伊希斯”号。此后“黑人”便退役。
“松貂”(Marder)人操鱼雷

由于无法进行潜航,“黑人”人操鱼雷极易受攻击。“松貂”人操鱼雷在其艇体首部设计了水槽,全长因此也较“黑人”有所增加。“松貂”全长8.3米,排水量5.5吨,最大航速4.2节。由于安装有一个树脂玻璃的座舱,其外型看起来酷似飞机。该艇储水舱和压缩空气泵设计非常成功,其下潜深度可达100英尺,但水下续航力十分有限,与“黑人”相当,以3节航速航行其最大航程为30海里。1944年7月进入德国海军服役,到1945年5月为止共建造完成300艘。
尽管较“黑人”有较大改进,但“松貂”仍存在较大问题。首先,水下航行性能未见明显改善,可操纵性差。其次,艇上未安装潜望镜,使得水下航行完全盲目,驾驶员必须浮出水面才能辨别航向,执行攻击更是几乎不可能。“松貂”的作战对象主要是美国和苏联海军舰艇。1944年8月2日和3日间,“松貂”人操鱼雷对一支盟军水面编队展开攻击,全部58艘艇中仅17艘得以返回。此次攻击击沉1艘7219吨的自由轮、1艘扫雷舰和1艘907吨的驱逐舰,此外还击伤1艘巡洋舰和1艘7000吨的货轮。8月16日和17日间,42艘“松貂”人操鱼雷对正在靠岸的法国战列舰“库比特”号发动攻击,将这艘几近报废的23819吨的战列舰击沉。此外还击沉了2艘小型船只、1艘757吨的英国护卫舰和1艘415吨的登陆艇。作战行动中共损失了27艘“松貂”,其中一艘在乘员被炮火击毙后被盟军俘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