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同志和两个五年计划(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但是,苏联在两个五年让划期间都片面追求发展重工业,以致造成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斯大林急于要改变苏联的落后面貌,尽快把苏联建高成工业化强国,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苏联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发动组织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在1928年之前,苏联的农村经济一直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体。参加各类合作社的农户只占总农户的三分之一左右,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总户数不到1%。

1929年上半年,斯大林到中伏尔加边区和乌克兰等地视察,要求加快对个体小农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此后,中伏尔加边区的党政领导提出要迅速把全地区变成全盘集体化,并着手大规模组建集体农庄。只二个月时间,就组建起500个集体农庄,全地区62%的农户加入了集体农庄。

斯大林获悉这一消息当晚即打电话给莫洛托夫,兴奋地说:“……中伏尔加边区的实践说明,农民是盼望早日加集体农庄的。我们的工作落后于群众的实践。该想办法加快农业集体化的步伐了。”

在斯大林提议和主持下,苏共中央于11月10日至17日召开全会,讨论集体农庄建设问题。会上,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要求马上在全国范围开展全盘集体化运动。

一场带强迫性的大规模的集体农庄运动很快席卷全国农村,使集体化农户占总农户数的比例逐日上升,仅两个月时间就有一千万农户加入了集体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50%。

在全盘集体化高潮中,各地不同程度出现左的偏差,如片面追求速度、数量和提高公有化程度,强迫实行住宅、小牲畜和家禽的公有化,等等。

对富农的政策也急剧向“左”转。

斯大林在《红星报》上发表文章,提出“目前党在农村中的政策,是从限制和排挤农村资本主义分子的旧政策,向消灭富农阶级的新政策方面的转变。”

一场暴风雨般的消灭富农阶级的运动在全国掀起。凡是被划为富农的,地方政权机关立即没收其财产,将他们“扫地出门”。

1930年和1931年,全国有60万富农被剥夺财产,有52.5万富农被强迫迁往西伯利亚、乌拉尔、北部边区。

到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阶级已被消灭了。

集体农庄运动的强制性做法和过火行为,引起农民普遍不满。农民纷纷滥宰牲畜、家禽,以免被充公或被划为富农。

1929年——1930年,全国约有一半以上的马匹被屠宰,约三分之一的猪、羊被宰掉。

有些地方农民甚至用暴力手段对抗工作队。

千百万封发自全国各地的信飞到莫斯科,表示抱怨和抗议。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5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