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同志和两个五年计划(5)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努力,苏联实现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了大型的现代化工业基础,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十年间,苏联工业产值增长了3.7倍,其发展速度超过世界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1936年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在苏联社会阶级结构方面,一切剥削阶级都已被消灭,剩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劳动知识分子。

斯大林在1936年11月召开的全苏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宣布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社会,通过了苏联新宪法。

新宪法规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政治基础是劳动人民代表苏维埃,全部政权属于城乡劳动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最高苏维埃,它由全体人民按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主生,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苏联共产党是劳动群众所有团体和国家机构的领导核心。

苏联1936年宪法,在当时是世界上一切宪法中让绝大数人所享有的最民主的宪法。

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也无疑是正确的,这一结论既符合苏联当时的社会情况,也符合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苏联在斯大林时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人类社会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尝试,它初步体现了生产资料社会所有的社会主义原则,是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最早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这一模式的创立使四百多年以来无数社会主义者为之不懈追求的美好理想变成了客观现实,使社会主义从空想、从理论、从运动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制度。

遗憾的是,斯大林自己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家长作风,个为迷信日益抬头,再加上他本人思想、修养和性格上的缺陷,终于导致他走上破环党内民主和社会政治生活民主,践踏宪法,夸大阶级斗争严重性,在肃反运动中滥杀无辜,使他自己创立的“斯大林模式”遭受到众多的争议。

第一頁    上一頁    第5頁/共5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