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如何根据有限资料对战机进行简单推测和评估(10)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洪都

K-8

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合作研制的中教,不仅在中巴两国空军中装备,还广受第三世界空军的欢迎。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意外的好成绩,据说在销量仅次于老牌的英国“鹰”式,已经有超过

500 架的产量 尺寸推测:L-15 照片上无外挂武器,只能利用“舱盖相似法”判断。参照飞机选择 K-8,原因在于 K-8

同样是串列双座座舱,且外形极为相似。假定 L-15 座舱长度和 K-8 相同,则估算结果为:该机机长 12-13 米,翼展 7.5-8

米,翼面积约 20 平方米,展弦比约 2.9 左右。 重量推测:机长在 10-13 米之间的现役双发中高级教练机使用空重大部分在 3,500-4,500KG

之间,无外挂载油系数在 0.3-.4 之间,求平均值分别为 3,900KG 和 0.35。则可以求得其机内载油量约

2,100KG,正常起飞重量约 6,000KG。考虑到该机是高机动性教练机,必须具备较高的推重比,这里按推重比在 0.8-1

之间计算,发动机推力在 2,400-3,000KG 之间。再算一下翼载,约 300KG/M²,属于合理范围。而

L-15 真正的正常起飞重量是 6,500KG,二者比较,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性能评估:该机采用后尾式布局。以大边条翼和中等后掠翼相结合,显然是为了利用边条涡的有利干扰获得大迎角下较高的升阻比。低置平尾和明显前移的垂尾是为了避免大迎角时机翼和机身对二者的遮蔽,保证足够的操纵效率,同样是为了大迎角机动服务的。值得注意的是垂尾,单垂尾采用前移设计非常罕见,因此导致方向稳定性下降,靠两个小腹鳍恐怕难以弥补,让人怀疑

L-15

可能采用了电传操纵系统和三轴自动增稳系统。总的来看,该机设计重点在于保证大迎角高机动性——作为一种教练机,其潜台词是我空军大量装备高机动性战斗机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速度范围:估算展弦比为

2.9,这和重视高亚音速机动性的三代战机的机翼展弦比相当。结合机翼前缘半径和进气唇口半径判断,L-15

的有利空速范围可能是在高亚音速区域内。换句话说,这种飞机主要是在高亚音速区域执行训练和辅助作战任务。但是,L-15

的推重比相当高,不能突破音障似乎说不过去,加上这种教练机具有明显的改装成为辅助作战飞机(对于穷国来说也许就是一线主力战机,如英国“鹰”式教练机的单座多功能战斗型——“鹰”200)的潜力,笔者估计该机可以实现低超音速飞行。 整体评估:从推测的数据看,L-15 的性能是相当不错的。唯一令笔者不解的是,小推力涡扇发动机的推重比并不高,平均在

4.7 左右,以这样的发动机要达到起飞推重比

0.8-1,只能有三种可能:技术进步使得飞机结构重量减轻;机载燃油不如推测的那么多;机载设备不多(对于现代作战飞机而言,机载设备重量占了使用空重的相当比例)。笔者判断,三者可能兼而有之,但第三种原因可能是主要原因。若果真如此,则

L-15 原型的作战能力有限,而其武装型由于要加装各类设备,性能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无论如何,L-15

如真的研制成功,相对于歼教-7 有相当大的技术跨度,也有利于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不失为一个成功之作。 看到这里,这朵雾里的花总算看完了。至于看的结果如何,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雾再大,最终也是要散去的。如果某天雾散之后,我们发现这朵花和我们的推测竟是如此相象,会不会“有‘花’自‘雾中’来,不亦说乎”呢?

尊重本站权利,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您如果看到不注明转载的情况,方便的话请当场指出。空军之翼将十分感谢您的热心帮助!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0頁/共11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