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除了美英之外,日本和德国也研制了一系列重型轰炸机。但由于国内资源匮乏、航空技术相对落后、战略指导思想转变等原因,这些飞机大多未能投入批量生产,有的甚至连原型机都没来得及造出,这两个法西斯国家就投降了,因此基本上没发挥太大作用。对于爱好和平的人民来说,这应该说也算是一件幸事。如今,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场战争还是有一些帮助的。
中岛 G5N “深山”
该机由日本中岛飞机公司(Nakajima)在 1941-1942
年期间研制

1,外观和气动布局类似于美国
B-24“解放者”,但尺寸则要大得多,起飞重量也比“解放者”略大一些。在性能方面,两者载弹量、航程基本相当,但“深山”在升限和最大时速上不如“解放者”,在产量上更是望尘莫及。
据资料记载,1941 年到 1942 年,中岛公司 Koizumi
工厂先后制造了 6 架“深山”(4 架 G5N1 和 2 架
G5N2)。但日军并未将其作为轰炸机使用,而是当成运输机用于远程运输。该机的陆军型即 Ki-68,未投入生产。此外,川崎公司的
Ki-85 远程轰炸机计划也是在该机基础上发展改进而来的,但也未制造。
表1:G5N“深山”与 B-24“解放者”性能对比 中岛 G5N“深山”联合 B-24“解放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