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C-1A的关键航电设备和软件将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613所自行开发,内含整合武器控制系统(IWFCS)和自动机动攻击系统(AMAS)。更先进的整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IFFCS)虽然已取得技术突破,但还不能确定是否良机来得及配备在首批生产的FBC-1A上。新机上的系统自检(SST)和内建(?)更换能力会比FBC-1大幅提高。该机几乎已确定改用VICOR公司生产的电源组件作为机内电子组件的电源系统,这种组件已用在多种航电系统和飞机上,曾在歼10和轰七进行国广泛试验,将是中国新一代国产战斗机和航电系统的理想制式电源。
在外挂管理和机内电子信号传输方面,FBC-1A全面按照美军标准设计。飞机的标准武器挂载管理系统由挂载管理处理器(SMP)和挂架接口装置(PIu)组成,根据未来作战环境需要,中国选择了美军全面推广的MLu-STD-1760A外挂管理系统,并于1990年代初修改颁布。1776A可通过多路汇流接口(MBI)满足美军MLu-STD-1553B规格的信息链路设备排传输数字信号要求。目前采用1553B信息链路设备的中国军用飞机强5-Ⅳ/M、强5-Ⅴ、FBC-1、歼8-Ⅲ、歼10等。以此为基础,FBC-1A将率先在组合式航电系统中使用Ada95标准军用计算机语言。
改良后的FBC-1A体积增加,翼面积更大,长宽比略小,最大平飞速度约2.0马赫,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5吨,约略与Su-24、F-15同级,作战半径和航程与Su-27相当,某些技术可用来修改现役的FBC-1。
就FBC-1A的航电系统和远距打击能力来说,算是具备西方第三代半战斗轰炸机,并且很有希望持续发展形成FBC-1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