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的螺旋桨-喷气混合动力战斗机——美国FR-1 与苏联米格-13(8)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I-250 原型机侧视

需要指出的是,与美国瑞恩 FR-1“火球”混合动力战斗机不同,I-250

必须依靠活塞螺旋桨发动机提供动力,在必要的时候结合喷气发动机。因此,它不具备单独靠喷气发动机推进的能力。在武备方面,I-250 安装有 3 门 B-20

型20毫米航炮。

1945 年 3 月 3 日,首架 I-250 原型机在进行首次试飞时坠毁,试飞员

A.P.Deev

不幸遇难。事后调查显示,原因在于水平尾翼由于承受不了巨大的过载而断裂。尽管试飞员跳出了坐舱,但因为当时飞行高度较低,没有来得及打开降落伞便坠地身亡。

1945 年 5 月,第二架 I-250

原型机进行试飞。该机吸取前一次失败的教训,水平尾翼自身强度以及与机身连接牢度大大增强,足以应付高速飞行。由苏联飞行研究中心试飞员 A.P.Yakimov

和米格设计局试飞员 A.N.Chernoburov、I.T.Ivashchenko 3 人先后驾驶其成功地进行了试飞。期间,I-250

的最高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 825 公里,大大超过了以前所有的苏联战斗机。在起飞时,如果结合使用喷气发动机,最短起飞距离仅为 400

米。在苏联国防委员会的授意下,由第 381 号工厂于 1945 年夏季开始小批量生产 16 架 I-250

战斗机,与此同时继续对原型机进行进一步飞行测试。原计划让 I-250 战斗机参加在 1945 年 11 月的苏联阅兵仪式,但后来由于天气条件过于恶劣而作罢。

同年末,首批 I-250 的量产工作基本完成。然而,对于原型机的测试却迟迟尚未结束。这是由于

I-250 的标准发动机迟迟没有决定。1946 年上半年间,I-250 原型机的发动机几经更换。在 1946 年 7 月 12 日的一次试飞中,I-250

原型机的 VK-107 型发动机突然起火,于 Lubertsy 机场紧急迫降,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因为第 381 号工厂已经开始量产 I-250,有关监督

I-250 试飞的机关决定不再对原型机进行维修,而是直接对量产的 I-250 进行测试。1947 年 5 月,I-250 终于在 GK NII VVS

通过了所有测试,其中发动机工作时间达到了 35 小时。

1946 年 12 月,首架生产序列号为 3810102 的 I-250 量产机完工,并于

1947 年 9 月 19 日开始接受测试。与之前的原型机不同,这架量产机的机翼油箱容量增加了 190

公斤。由于苏联空军越来越倾向于完全喷气式的战斗机,苏联海军开始接手 I-250 战斗机。从同年 10 月 9 日开始,到 1948 年 4 月 3 日为止,16

第一頁    上一頁    第8頁/共9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