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起飞的埃及空军的图-16K
埃及人非常清楚这批“幻影”的价值,在战争中 69 中队的各型“幻影 5”几乎全部投入到对地进攻之中。而尼罗河三角洲各军事基地的防空任务主要由米格-21 负责,69 中队的阿尔坦纳空军基地也在米格保护之内,这似乎有些冒险,米格并不是以色列空军各型战机的对手。10 月 14 日,以色列空军开始反扑了,任务目标就是摧毁埃及人的“幻影”。“六日战争”中阿尔坦纳空军基地,就曾遭受过以色列空军的猛烈打击,不过 6 年之后埃及人汲取了失败的教训,所有的“幻影”都停放在经过特殊加固的机堡之内,预警也非常及时,阿尔曼苏拉赫(Al
Mansourah
)空军基地的米格-21 立刻升空拦截。经过一翻激战之后,老到的以色列人还是成功突破了米格的防线,数架以空军的 F-4E 轰炸了跑道和机库,不过宝贵的“幻影”都安然无恙,这得益于特殊加固的机库。一些老旧的飞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6 架停放在跑道旁的伊拉克空军“猎人”成了牺牲品。埃及人米格-21的拦截是有效的,以色列人并没有什么收获,阿尔坦纳空军基地在整个“赎罪日”战争期间一直都能高效运行,并有受到任何致命的打击。
在连续几天的攻击当中,埃及空军损失了一位曾经在法国受训的飞行员,10 月 16 日萨阿德上校(Sa'ad Ahmmad Zahran)驾驶的米格-17 在西奈上空被击落。为什么如此高级别的,且还在法国接受过“幻影”飞行训练的飞行员会驾驶米格-17 而没有被分配到 69 中队驾驶“幻影”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在整个“赎罪日”战争中,“幻影”最为著名的一次出击,就是 1973 年 10 月 18 日空袭北西奈以色列占领的阿尔阿里西(el-Arish)机场的行动。该机场对以色列的前沿阵地非常重要,特别是当 10 月 14 日第一架美国空军的运输机在此降落之后,新式武器、军火,每天都有前线急需的上千吨物资空运至此。
埃及空军在这次行动中,沿袭了以色列“六日战争”中小机群突袭取代大编队的概念,即重点突出攻击的突然性。这种方式源于“六日战争”以色列人成功实践,但其是以“幻影”这种大航程、灵巧型的战机为基础。而当时埃及人装备的苏-7 却不具备这种能力,苏-7 高空性能不佳,而且航程很短,携带 1 吨炸弹和 2 个副油箱时,作战半径不超过 400 公里。埃及人饱尝了这种空袭的教训,也深谙此道,但苦于没有理想的武器平台。在获得“幻影”之后,埃及人也终有实践的机会。但与以色列人不同的是,这次行动的主要目标是机场而不是飞机,该机场停有大量的美空军运输机,埃及人自己也不想若麻烦。为了增加空袭的突然性,埃及人决定绕道从海上发动进攻(注:阿尔阿里西(el-Arish)机场位于地中海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