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Z75的结构图

CZ75的击发机构原理图
大多数型号为单/双动击发,并在底把上有手动保险柄和外露击锤。自1980年代后期以后,所有的CZ 75式手枪都增加有自动击针保险,这些型号均加上“B”字母后缀,如CZ 75B等。在一些较新的型号上开始用待击解脱杆代替手动保险柄,如CZ 75BD、CZ 75 P-01等。还有一些型号采用纯双动击发机构,没有手动保险,并使用尺寸较小的击锤(CZ 75 DAO)。此外还有一些是纯单动型,底把上有手动保险,这些是为IPSC比赛专用的型号(CZ 75 BSA)。在这些所有的型号中,手动保险柄或待击解脱杆都位于底把左侧,与空仓挂机柄一样。CZ 75还有一种双手操作型,重新命名为CZ85,其特点是左右两侧都有手动保险和空仓挂机柄,左右手都能操作。
所有的标准尺寸型CZ 75都是全钢结构,套筒和底把都是模铸而成。有一些紧凑型如CZ 75 P-01是用钢套筒和铝制底把。
CZ 75也是在在勃朗宁“大威力”手枪之后最早采用双排大容量弹匣的9mm手枪之一,但手枪的握把周径极小,适合手掌较小者使用,而且形状、角度在人体工程学上俱佳,握持射击时手感舒服,指向性好。握把护片有胡桃木和塑料两种。CZ 75的袖珍型与基本型的底把相同,但套筒和枪管短了20mm(.78寸)。紧凑型有较短的握把底把,只有13发弹匣容量。(标准弹匣也能使用,但会从握把的底部凸出)。
CZ 75的早期型采用15发弹匣,现在的型号有16发的弹匣(9mm标准尺寸型),12发弹匣(.40型)或13发弹匣(9mm紧凑型)。针对北美民用市场,也有10发弹匣销售。
枪管锤锻而成,内有6条右旋膛线,缠距1/9.7。
CZ 75手枪的击发机构稍微有点复杂,加上工艺问题,所以扳机感稍为有点硬。这是CZ 75手枪的一个主要缺点,尤其体现在新枪上,新枪配新手不容易打出好的成绩。而CZ 75手枪的另一个缺点是不大好分解,改装也不大容易,所以如果没有十足的握把和经验,建议不要自己打磨扳机系统。
CZ 75手枪分解步骤为:首先按压弹匣卡笋,拔出弹匣。确认弹膛内没有枪弹后,向后拉动套筒,直到套筒左后方的分解线与套筒座上相应的分解线吻合。此时,按压套筒卡笋,并拔出套筒卡笋。然后。从套筒座上取下套筒和枪管组件。轻按复进簧,取出复进簧,并从套筒内取出枪管。对枪进行清洁时,一般分解到此为止。
CZ 75的标准型配有固定式机械瞄具,“战术”型或比赛型通常配可调整的照门。
CZ 75系列的主要型号有:
标准型:CZ 75、CZ 75B、CZ 75B单动型、CZ 85、CZ 85B、CZ 75BD、CZ 75 DAO、CZ 75 SP-01
紧凑型:CZ 75紧凑型、CZ 75 PČR Compact、CZ 75 P-01、CZ 75 D Compact、CZ 75 P-07
此外还有特殊型号,如IPSC比赛型、转换成小口径练习枪的CZ 75 Kadet,还有可全自动射击的冲锋手枪型
目前,CZ 75系列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除了在民间受到欢迎外,也广泛装备执法机构和安全机构。
CZ 75手枪也广泛地被仿制。比较流行的CZ 75仿制型有:美国
Bren Ten、意大利Tanfoglio系列、以色列IMI杰里科941、瑞士ITM AT-84、瑞士斯芬克斯系列、中国北方工业NZ75、土耳其克伦奇2000、美国春田P9、英国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