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火器被发明并应用于战场后,人们就一直为提高其威力而努力。1380年出现了一种11管排枪;15~16世纪出现了管风琴枪;18世纪出现了20管的管风琴枪;18世纪初在英国还出现了转膛枪,据说这是加特林机枪的先驱。这些武器在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它们的缺陷也很明显,如体积很庞大、操作不便、射速低、在野战条件下应用不便等,这促使人们对新式速射武器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向往。

借鉴前人的经验及新技术的发展,加特林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发明了一种转管机枪,并被后人称为“加特林机枪”。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成功的多管式机关枪,它把6根枪管并列安装在一个旋转的圆筒上,手柄每转动一圈,各枪管依次完成装弹、射击、退壳等动作。加特林机枪可谓手动机枪的颠峰之作,它的出现成为枪械史一次重要转折,对近现代兵器和军事思想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据说当时世界各国有很多素不相识的高级军官发起了一场反对机枪运动,就像火枪刚出现的时候,手持宝剑的贵族骑士们曾经激烈反对过一样。在种种世俗观念的制约下,加特林机枪最初几年竟然没有卖出一挺。为了证明自己的发明足以应付任何无知的诬蔑,加特林带着他的机枪到处参加各种比赛。在一次比赛中,100名普鲁士步兵和一挺加特林枪共同射击800米外的靶子。一分钟后,裁判们来到靶子面前――100名步枪射手共射出子弹721发,只有196发命中目标;而加特林机枪发射子弹246发,却有216发命中。观战的军官们默默无语。他们心里清楚,如果在战场上相遇,他们的士兵肯定不是加特林机枪的对手。
一波三折
1862型加特林机枪的关键部件之一是一个固定的圆筒,圆筒内有六根分别带有击针的枪管组件,组件可通过手动曲柄带动旋转,发射口径为.58 英寸(14.73毫米)带撞击式雷帽的纸壳弹,枪被装备在车轮上机动。该枪具有当时可以称得上奇迹的高射速――200发/分。该型枪的技术缺陷是纸壳弹在射击时出现了漏气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