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管机炮
美国无疑是二战后最早重视研制转管武器的国家。M61“火神”机炮研制成功后,转管武器又一次出现在美国军队装备中,成为瞩目的焦点,引发了世界各国对转管武器的兴趣。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M61型20毫米6管转管航炮的基础上,又先后研制了口径为5.56、7.62、 12.7、20、25和30毫米,身管数目为3、4、5、6、7系列的转管武器,并广泛应用于飞机、舰艇和装甲车。M61型20毫米6管机炮射速高、威力大、寿命长的优点为后来发展转管武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始研制GAU-8/A型30毫米7管转管航炮,1979年首次装在A10攻击机上进行试射,以后由国防部批准列装。此外,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还先后发展了M197型、M188型3管转管航炮、GAU-12/U型5管转管航炮和GECAL-50型自身能源转管机枪等转管武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M134“米尼岗”7.62毫米转管机枪。M134机枪是通用电气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初研制的。该机枪有6根7.62毫米口径的枪管,枪管靠直流电机驱动,每转动一周每根枪管发射1颗子弹。M134的理论射速为每分钟6000发,相当于普通机枪的10倍,因此有人把它称为“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机枪”。
俄罗斯自1981年首次推出12.7毫米自身能源4管转管机枪以来,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的转管武器。其中前苏联努德尔曼-卡拉什尼科夫设计局根据美国M61型20毫米6管转管航炮和西方国家其它相关技术资料,于1976年研制成功加特林式Gsh-6-23型23毫米6管转管航炮,初速为 690米/秒,射速达到了5000发/分。该炮采用6管联装,可分别进行装填、闭锁和击发等动作;在最大射速时不产生瞬间跳动;可靠性好,任一身管击发时如出现瞎火,不会影响火炮的射速;该炮的寿命较高,单根炮管可发射15000~20000发弹药。该炮1976年即投产装备,现在仍然在俄罗斯空军中服役,主要装备在米格-27和苏-24M战斗机上。
同时,该设计局参考美国M61A1“火神”航炮研制设计的Gsh-6-30型30毫米6管转管航炮射速也达到了5000发/分,初速较 Gsh-6-23大大提高,达到了850米/秒,目前装备在俄罗斯的米格-27/29和苏-25等战斗机上。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研制装备的转管武器包括曾经装备在米格-21上的GSh-23L(射速为3500发/分)、GSh-2-23(射速为4500发/分)、GSh2-30/L/K、GSh-2- 30以及GSh-6-23M等。据报道,俄罗斯的GSh-6-23M的射速高达10000发/分,装备在俄罗斯性能先进的米格-31战斗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