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菲尔德No.4步枪(5)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Mk.I*步枪超过了100万支,相对而言,在英国本土生产的主要是No.4 Mk.I。而二战中的印度和澳大利亚兵的工厂则仍在生产No.1 Mk.III*。由于英军提出需要一种新的狙击步枪,在1942年2月,英国又定型了一种在No.4 Mk.I上增加瞄准镜而成的No.4 Mk.I(T)狙击步枪。

No.4 Mk.I*步枪与英国生产的步枪基本相同,但简化了枪机卡榫的设计;立框式表尺被取消,改为一个有两个位置的L形翻转式表尺,射程分别装定在300码和600码;枪管内的膛线由原来的5条减少到只有2条;此外标准件的生产公差也尽量放宽,以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产速度。不过尽管是如此的简化,但北美生产的步枪在战争中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被收藏家视为珍品。由于萨维奇是按照租借法案来生产这些步枪,因此这些步枪的机匣左侧打上了“美国财产”(U.S. PROPERTY)的标记。除了供应英国外,有4万支美国产的No.4 Mk.I*在二战期间按照租借法案运往中国,这批枪曾见于解放战争。

注意此机匣上的中文刻字“国军”,该枪是援助中国的产品(半瓶醋藏品)

由于投产时间太晚,虽然产量逐步增加,但直到1942年底前,No.1 Mk.III*仍然是英军一线部队的主要装备,只有极少数精锐部队才能装备新的No.4步枪,例如英国伞兵在1942年2月突袭法国布鲁纳瓦尔(Bruneval)时使用的都是No.1步枪。在1942年后期,北非的英军常规部队也开始采用No.4步枪。不过No.1步枪仍然在二战中广泛使用,许多军队在北非和意大利都是使用No.1步枪,尤其是其他英联邦国家的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后,英军在欧洲西北部的战场上,包括在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德国的战斗中才广泛使用No.4步枪。在空投给纳粹占领区游击队的武器当中,也有部分的No.1 Mk.III*,但数量不多。

第一頁    上一頁    第5頁/共2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