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42伞兵步枪(4)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43年初,在试验了改进过的FG42后,德国决定装备这种伞兵步枪。但此时的莱茵麦塔-博尔西希公司正忙于为德国陆军生产其他的武器,没有多余的生产线去投产新枪,结果德军只得把FG42的生产合同转交给克里格霍夫兵工厂。

克里格霍夫兵工厂生产的头一批2000多支FG42步枪很快被移交给帝国空军。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种轻型步枪在全自动模式下需要很大的力气来控制后坐力,而且生产成本也太高。根据反馈意见,克里格霍夫兵工厂的工程师在1944年初重新设计,经过改进后的新枪并命名为FG42第2型,或FG42-2,而原来的型号则被称为第1型或FG42-1。

FG42-2比FG42-1稍重,长度也略有增大,不过在全自动射击时仍然是显得太轻,甚至要依靠两脚架来帮助控制后坐力,而且生产成本仍然是太高,尤其是与同时代的Stg.44突击步枪相比较。而且在FG42-2的设计完成之前,战争境况已经变得很差。盟军持久的轰炸已经严重削弱了纳粹德国的军工生产能力,使得武器生产不得不用较次的材料和工艺。为了尽快提高产量,德国又增加了5个其他规模较小的生产商来生产FG42,但直至战争结束时,6个生产商一共只生产了约5000支FG42-2步枪,而且只有很少的数量被交到军队手上。在奥托·斯科尔兹内(Otto Skorzeny)领导下营救贝尼托·墨索里尼的突击队就使用了FG42。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頁/共20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