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做了第5轮家电下乡中标产品的公示。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国家大幅度提高了此次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提价幅度为25%至75%),对现行限价内的产品继续实行13%的补贴标准,超出限价的实行定额补贴,并允许各省区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作为国家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政策手段,新一轮家电下乡覆盖面再次被放大。家电下乡政策始于2007年底的3个试点省份,2009年2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铺开。统计显示,2009年,系统登记销售量3450万台,销售金额647亿元,发放补贴金额75.4亿元。毫无疑问,逐渐扩大范围的家电下乡对拉动农村消费、提高家电企业的销售收入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也不可否认,家电下乡所带来的各项增长,都属于政策主导型的“输血型”经济特征。如果将“输血管”拔掉,中国家电企业是否还能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独善其身?在全球经济企稳之后,中国家电企业是否还能坚强地面对国际对手施出的连环竞争策略?就像经济学界定义“今年将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重新布局的起点之年”一样,中国家电企业也应彻底转型了,只有这样才能在“后危机”时代的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权,而家电下乡则可以成为其转型时最大的助推器和避风港。
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7%;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经济学家称,中国经济面基本健康,但经济企稳回升主要依赖投资拉动和政策支撑,因此会存在一些隐患,比如危机中采用的一系列举措使市场流动性过剩,银行贷款更多地流向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形成了一定的“泡沫”风险;再比如企业内部生产动力不足,外延型、粗放型模式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