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并未完全企稳,我国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短期不可能恢复,去年我国出口下降16%,今年预计增长8%;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猖獗,而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60%,29.9%产品出口,过分依赖国外市场。今年,国家不得不继续采用政策拉动的方法,将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只不过,先前由政策拉动所造成的经济隐患,已经让经济学界有了“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他们已经将今年定义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年”。
在这样的经济大背景下,中国家电制造企业的转型也就变得理所当然和迫在眉睫了。中国家电制造业在出口方面正受到严重打击,2009年,中国家用电冰箱出口量同比下降4.86%,家用洗衣机出口量同比下降6.12%,家用空调出口量同比下降25.61%,家用电热水器出口量同比下降29.38%。中国彩电出口2009年虽然出现了销量同比11.96%的增长,但是销售额却只增长了2.22%。而且,彩电出口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全球液晶电视制造正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日韩品牌在中国大陆生产、返销日韩市场的产品数量越来越大。
这种出口形势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还未得到明显改善,大多数制造企业的反馈是在本应是出口接单旺季的12月份,出口增长却并不明显。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高级商务专员于治璞预计2010年的出口形势应不会太好,他认为,欧美国家的“托市”、“救市”政策减缓了经济大环境的恶化速度,但是目前很多国家政府都表示2010年将减小“救市”力度。
最重要的是,中国家电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并未达到与国际品牌完全平等竞争的水平,出口产品多集中在中低端,这从彩电出口额与出口量增幅的差距中就可窥见一斑。而且在大多数的家电企业出口数量中,自主品牌出口仅占15%左右,有的企业甚至完全贴牌生产。事实上,在疯狂享受家电下乡带来的业绩弥补时,中国家电企业与国际竞争对手之间的真正差距,并没有大幅缩小。
拥有惠而浦、美泰克等6大国际品牌的惠而浦,2009年仍以9.1%的市场份额稳居2009年全球白色家电 (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及小家电等生活电器市场)占有率榜首。在全球液晶电视领域,三星、LG、索尼三者出口量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40%左右。中国液晶电视垂直产业链刚刚涉及到核心液晶面板的制造,可是当2011年正式建成投产时,日韩品牌可能就已经转到了OLED这类替代液晶的新型显示产品上了。不只是液晶电视,中国白电的完整产业链也未完全实现,比如洗衣机的核心部件电机、变频空调的核心部件压缩机仍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