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里克的“区区”十三个电影充分显示了他的深度和广度。诺曼·卡根在《库布里克的电影》的最后一章感叹道:“如果他(库布里克)的电影不像现在这样受欢迎或者被评论家认可,那是因为其中的视角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和阐释。”我们从该书的编排上可见诺曼·卡根的确想通过“充分的理解和阐释”来探索库布里克电影的奥秘。这本书的结构简洁而明晰,每一部电影就是一章。每一章节又有三部分,一是对该电影的简介,二是影片的故事情节以及重要台词,最后一部分则是导演的诠释和一些重要评论。对于介绍导演的著作来说,插图也选得好,有助于阅读者慢慢通过电影的画面重新进入细节和形象。
更有意思的是,卡根试图寻找一些主题把库布里克所有的电影串起来,它们分别是:想象的世界、智慧无用及情绪的不确定、杀人或自杀、执著的主人公、通向自由的知识的旅程。在每个电影的最后,卡根都要就这些主题进行一些简洁的串联。
不过,这本书有两个小问题,一是涉及到《斯巴达克思》时,诺曼·卡根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右翼立场。这部1960年的电影宣扬的是革命,又正好拍在美国右翼政治最反动之时,在当时无异于“顶风作案”,这是库布里克表示支持正受迫害的编剧达尔顿·特伯(好莱坞“十君子”之一,这部作品是当时特伯第一次能够用自己真名发表的剧本)的力作。但卡根没有充分阐释这一点。
另外,这本书没有介绍库布里克只拍了一半的《人工智能》。在拍摄完《全金属外壳》之后,库布里克便投入到《人工智能》的筹备工作,但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库布里克转入《大开眼戒》的拍摄。虽然在他去世之后,斯皮尔伯格为了纪念他而代之完成的《人工智能》争议较大,但仍然属于斯氏竭力按库氏构想完成的合作式作品。所以,准确地说,库布里克应该有十三部半的杰作。于闽梅
电影花絮
“2001是片名还是发行日期?”
现在的电影画面虽然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但观众已经习惯了被视觉轰炸。不过人们还是很难想象,这样的影片如果出现在1968年的银幕上。库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上映日期并不是2001年,而是1968年。米高梅公司当然清楚这点,但还是忍无可忍,在影片制作了四年之后,终于发电报质问库布里克:“‘2001’到底是片名还是这部影片的发行日期?”于是,库布里克用20世纪60年代的大脑想象出来的21世纪,还是在1968年和观众见面了。
现在看来,库布里克四年的精雕细琢是有理由的,他让这部电影几乎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影片拍摄的时候,苏联卫星已经上天,但美国的宇航员还没有登上月球,人类还没有一张从外太空拍摄宇宙的图片。但是库布里克却在影片中准确地表现出太空中一支失重的钢笔的状态以及宇航员太空行走的姿势。尤其是当太空日出的景象在银幕上出现的时候,瑰丽的画面几乎让观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