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次核潜艇沉没事故:长尾鲨号长眠深海(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对已服役和已下水之各艇(“长尾鲨”号失事时,其同级艇2艘已服役,7艘已下水)之强度进行仔细的检查。

——对按原计划已经制成的所有耐压部分,均加大其安全系数,减少试验试航深度,降低试验压力,对各型潜艇的潜航深度作’了限制。换句话说,如设定压坏深度为396米、安全系数取1.5时,则试验深度大致为270米。

——由于以上处置将显著地限制本级艇的效能,为力求维持住史无前例的396米的试验潜航这一记录,决定对“三叶尾鱼”号、“小鲨鱼”号等实施特别的改型工程。

——改进应急主压载水舱吹除系统。原来的吹除系统继续用作正常情况下的吹除而予以保留,附加一段应急旁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加大空气的供给。在美国国会关于该艇沉没作证时,提到主压载水舱吹除系统的设计概念是个薄弱环节,从而限制了潜艇从进水事故中恢复生命力的能力。根据一是整个系统的设计概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潜艇抄来的,吹除速度没有增加到足以应付大深度时的能力,从而发生的高速进水导致了事故;二是管路长度的计算和控制装置的复杂性使得主压载水舱的吹除系统成了薄弱环节。

——1964年3月,美在新伦敦潜艇基地新设了潜艇安全计划中心,其任务是:对正在服役、建造和设计中的全部潜艇从设计蓝图到实艇的全部装置和结构的强度进行验核,对已有的舰员编制和部署进行调研和修订,对包括核武器、核动力装置在内的潜艇总体安全问题经常予以密切注意,发现问题可向海军作战部长、舰队司令或潜艇纵队司令部提出建议。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