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危机时的好莱坞(10)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30年代,从警匪片到音乐剧、再到喜剧,大萧条时代的电影担负起维持美国人的价值观的责任——个人主义、没有阶级、发展和进步。

好莱坞谨慎地按照观众需求制造电影——它知道坐在电影院中的陌生人中是一种很安全的感觉,也明白站在街上领救济面包的无地自容和失业的绝望感。美国人在电影中逃避艰难、希望渺茫的现实。如果观众不相信电影创造出的虚幻的情景,他们就会去别处找慰藉。朱迪·加兰、米奇·鲁尼、秀兰·邓波儿她们在沮丧、绝望的美国人面前唱歌跳舞,欢乐的表演,给人们带来希望、勇气和乐观精神。

好莱坞的制造商们在这一时期推出一大批华美的女明星:玛琳·黛德丽、克劳黛·考尔白、琼·克劳馥、艾娃·嘉德纳、劳伦·芭考尔、葛丽亚·嘉逊、葛丽泰·嘉宝、凯瑟琳·赫本、芭芭拉·斯坦威克、卡洛尔·隆巴德、蓓蒂·戴维斯、琴逑·罗杰斯、洛丽泰·杨、费雯·丽、英格丽·褒曼……

对时尚变化最有影响的是电影明星们,尤其在那个绝望的时代里,人们靠从电影里找到希望。因为一周五天工作制,千百万人,不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发现他们星期六也可以休息了。

1934年无论对于人们生活还是娱乐业都开始有一些利好消息传来。此前不久,维持了14年的禁酒令被罗斯福取消了。为了刺激经济,人们可以大方地喝酒了。而这一年,好莱坞出名的电影也达到了此前两年的总和。

有声电影问世之后,电影的娱乐功能日益完善。那时候,美国的东岸制造愁云惨淡的消息,而西岸的好莱坞,就是制造欢笑和希望的地方。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0頁/共10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