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危机时的好莱坞(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然而,近三四十年以来,从顾准等人开始,现实却给了他们困惑:尽管资本主义陷入了“滞胀”的泥淖,但类似1929年那种“资本家往大海里倒牛奶”式的生产过剩性危机毕竟没有重演。

资本主义一时间“腐而不朽”、“死而不僵”的现实,迫使中国人重新反思,重新择路,走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而数十年的繁荣,以及一次次化险为夷,也使人们相信,只要有了“看不见人手”如华尔街,以及“看得见的手”如美联储,无论是1987年的股灾,还是2001年互联网泡沫,它都能越来越快地从泥淖中挣脱出来。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那只“看不见的手”会自我约束、自我修复、自我革新,一次一次地拯救自己。

然而,八十年后,危机重来。这对于市场经济的新成员中国人来说,不免有些惴惴——我们将成为“受害者”,还是将担当“拯救者”?

而对于美国人来说,只是一次久违,他们依旧在议会中重复七十年前,或许更早可追溯到汉密尔顿和杰弗逊的论战:政府应该何时干预市场,以及如何干预市场。

但这种争论——诉诸民意与理性,以及这种制衡——寻找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正是民主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精髓,也是一次次战胜经济危机的看家法宝。

并且,如以往一样,人类每一次总能从危机中取得进步。70余年前的痛定思痛,奠定了今日世界若干重要基石。历史也许能再度告诉我们,面对危机,我们将如何自救,如何自新。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10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