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危机时的好莱坞(7)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0世纪30年代,美国《名利场》杂志的漫画,画中把“山姆大叔”描绘成受到小矮人攻击的格利佛。资料图片

到了1929年,市面上的情况更糟了。不用提那个所谓的“黑色星期四”,那只是金融市场的崩溃,事实上,在此之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日益下降。

而在电影院里,观众们对于米老鼠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狂热。在1929年里,米老鼠一共拍摄了30部短片,可这依然无法满足观众的期待。

电影观众的口头禅是:什么!不演米老鼠?

好像不演米老鼠,电影院就不该存在似的。支撑这种古怪心态的背景是,越来越多的人失业后走进了电影院,花15美分,买一份希望或者对于强盗生活的憧憬。

沃尔特在1929年也开始赚钱了。米老鼠为他赢得了电影之外的第一笔衍生收入。有一家酒店主动找到他,请求准许把米老鼠的头像印在他们酒店的写字台上,当时沃尔特还挺缺钱,米老鼠第一笔商标授权以300美元成交。

不久米老鼠的许可证业务成了沃尔特公司的主要大宗,到了1935年,他已经向美国签发了80份许可证,加拿大15份,英国40份。许可证的所有者制造了上千种商品,从花生酱到电冰箱。

那时候百货公司为了拥有一个米老鼠的橱窗展位,必须得付出25000美元。一家大型橡胶公司甚至暂停制造飞艇,转而生产5英尺的米老鼠以迎接游行活动。

1935年,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已经占据美国电影市场全部和世界电影市场80%的份额。因此,几乎同时,全世界都能感受到米老鼠的欢乐了。他在全世界88个国家的银幕上表演,成为当时最知名、最流行的国际人物。

第一頁    上一頁    第7頁/共10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