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风到红旗到海鹰:历数50年我导弹研发历程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国各类地地战略和战术导弹、防空导弹、海防导弹50年的发展,大大提高了部队的现代化装备水平,在国防科技建设史上竖起了一座保卫和平的丰碑

第二炮兵组建初期的“东风”一号二号导弹是部队发展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经过53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地地战略、战术导弹,已从液体发展到固体,从陆上发射发展到水下潜艇发射,从固定阵地发射发展到机动隐蔽发射,拥有了有效的核威慑力量和防御反击力量;防空导弹已形成中高空、中低空、低空、超低空系列,拥有了不同发射方式、攻击不同空域的防空装备体系;海防导弹形成了岸舰、舰舰、空舰、潜舰等反舰导弹系列,具备了抗登陆、封锁重要海域和近海作战的能力。各类导弹已形成完整配套的武器系统,为国家的领土、领空、领海筑起了坚固的钢铁屏障。

神剑倚天筑国防

我国第一枚仿制的近程液体地地导弹1059(后命名为“东风一号”)于1960年11月5日一举发射成功,聂荣臻元帅称“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重要转折点”。

液体地地导弹。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东风二号”中近程液体导弹经过一次发射失败后,于1964年6月29日首次飞行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用改进的“东风二号甲”导弹与原子弹进行了“两弹结合”飞行试验,导弹腾空飞起,准确飞向落区实现核爆炸,试验传来捷报。从此,我国拥有了自己的导弹核武器。

1964年我国制定了“八年四弹”规划,使得改进的液体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和远程战略导弹相继研制发射成功。1980年,我国第一枚远程火箭从酒泉发射基地拔地起飞,30分钟后准确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溅落,全程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进行远程火箭全程飞行试验的国家,这是我国战略火箭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5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