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66年底,“红旗二号”经过多次战斗弹和遥测弹的飞行试验,1967年7月设计定型。同年9月8日,我国防空导弹部队用新装备的“红旗二号”导弹击落窜入我国华东地区上空的美制u-2飞机。1984年和1985年,“红旗二号”实施拦截空中导弹试验获得很好的效果。
后来,在“红旗二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自主研制成功了“红旗二号甲”和“红旗二号乙”地空导弹系统。“红旗二号甲”提高了飞行速度和抗干扰能力,增强了攻击垂直机动目标的能力和武器系统自卫的能力。“红旗二号乙”具有迎面、侧向、尾追的攻击能力,是一种高效率、全天候、全方位作战的要地防空武器。
1965年8月6日,七机部提出研制“红旗三号”地空导弹的任务。1966年-1969年,“红旗三号”进行了导弹飞行试验,在扩大作战空域、提高制导精度等方面取得成效,1974年进行拦截高空、高速靶弹试验获得成功。
低空超低空地空导弹系列。197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研制“红缨五号”地空导弹的任务。“红缨五号”是一种单兵便携式超低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朱玉池、肖林先后担任总设计师。导弹长1423毫米,自重9.8千克,作战高度50米~2300米,最大斜距4200米。1982年-1983年进行定型试验,发射试验圆满成功。1979年,又决定研制改进“红缨五号甲”全天候、红外寻的单兵肩射防空导弹。1985年设计定型。
1979年6月下达第二代地空导弹的研制任务。它的特点是低空超低空作战性能好,能跟踪和拦截超低空目标,作战反应时间短,制导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操作方便,机动性能好,能对付多个目标。1988年进行飞行拦截试验,首次拦截双目标获得圆满结果。该型号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地空导弹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各防空导弹通过检阅,展示出它们的风采。这些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满足了区域防空、要地防空、野战防空、舰队防空和单兵防空的需要,实现了基本型、系列化、高起点、上水平,初步完成了更新换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