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联合国化学裁军委员会通知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邀请中国参加第二轮国际间化学裁军核查对比实验( 简称“联试”)。这是为各国正在谈判待签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做前期准备工作。
我代表团通过国际传真迅速将这一报告送到了外交部和解放军总参谋部领导的案头。
外交部副部长刘华秋眉头一喜:一年前,芬兰、法国、西德、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10国进行了首轮“联试”,第二轮“联试”又扩大范围,邀请了中国、苏联、印度等5国参加,这是个好势头啊!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缓和,这两个拥有化学武器的大国,都表示了禁止化学武器的新姿态。1990年6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订了《美、苏化学武器协议》,宣布该协议生效时,双方停止生产化学武器,并销毁一定贮存量的化学武器。与此同时,联合国化学裁军委员会化学武器特别委员会为了建立一套有关化学裁军核查的技术标准、方法、程序和相应的国际化学裁军核查实验室,组织了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进行模拟核查实验,以求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探讨,能为各国普遍接受。
显然,中国参加化学裁军核查,不仅体现了中国对《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谈判的一贯积极立场,也有利于尽快跟踪国际化学裁军的新发展,增加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贡献。外交部几乎在一天时间内就完成了有关参加国际“联试”的全部协调工作,为我军防化兵走向世界创造了一切有利条件。
总参谋长迟浩田态度十分明确:参加!为中国争口气,为世界和平作贡献。很快,由解放军防化专家钟玉征、陆宝嘉、马远骏、边淑清、曹俊钟、陈志升等组成的专家组代表中国参加第二轮国际核查“联试”,钟玉征任专家组组长。
中国首次出师国际核查“联试”,机遇与风险并存。
钟玉征很清楚,摆在专家组面前的不利条件有五个:一是对手强,参加这轮“联试”的有美、苏、英、法等15国。这些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有着世界一流试验室,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而且多数参加过第一轮“联试”。二是时间紧,收到样品后,在一个月内报告分析结果,否则取消参试资格。三是难度大,没有样品分析的具体背景情况,只知道是核查一个化工厂。四是设备差,我们的实验设备多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品,陈旧落后,很难达到技术要求。五是经验少,我们没有参加过这种多国实验,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品,出现什么情况。
正当中国专家组逐条分析困难、寻求对策时,从联合国化学裁军委员会传来消息,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分析技术和能力表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