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至夜幕降临,斯玛特的部下创造了皇家空军最高单日出动率--193架次,平均每人6次。英军64架战机损失了22架,10名飞行员牺牲或重伤。伊军损失也非常惨重,但他们还是没有发动地面进攻的迹象,因为庸碌的伊军指挥官不愿在完全击溃英军空中力量之前发动进攻,他们只敢藏在高地掩体里,不断用野战炮轰击英军基地。闻听前线战况不利,恼怒的盖拉尼下令占领巴格达英国使馆,切断了使馆与哈巴尼亚基地的联系。
与此同时,伦敦的大英帝国防务委员会责令韦维尔调集一切力量增援哈巴尼亚基地。韦维尔遂命令滞留在巴士拉的第10印度师全力推进,同时还命令驻海法(今属以色列)的英军守备部队从外约旦(今约旦)攻进伊拉克。
5月3日清晨,斯玛特发觉伊军攻势略显疲态,便重新召集飞机对伊拉克空军基地发起“先发制人”的攻击。这一天,英军飞行员大卫·埃文斯上尉开创了一种惊险但有效的轰炸战术。他将炸弹保险装置拆除,只要炸弹一离开挂弹架,7秒后就会自动爆炸。埃文斯从900米高度接近伊军阵地,找到目标后,他驾驶着飞机以320公里的时速俯冲而下,贴近目标时再猛地拉起操纵杆,使炸弹直接掉在目标头顶,而7秒钟后飞机已拉到安全高度。这一疯狂战术吓坏了伊拉克人,许多伊军炮手无心抵抗,只要看见英军战机俯冲就四散而逃。
虽然伊军对哈巴尼亚基地连续炮击,却没能将其摧毁。随着哈巴尼亚基地继续获得外援,特别是皇家空军第31中队的12架运输机持续将援军运进基地,伊军士兵的信心逐渐崩溃。颇为有趣的是,一架dc-2型运输机专门给基地运来了一批一战时期的老式炮弹,原来苦于没有重火力的基地军官们发现军官食堂门前的两门只有装饰作用的野战炮,在装上空运来的炮弹后居然还能打响。伊军士兵还以为英军增援了许多大炮,原本就军心浮动的伊军士兵更是没了斗志。斯玛特再接再厉,除了加强白天轰炸外,每天晚上也派出飞机袭扰伊军阵地,让敌军夜不能寐。
事实上,打到5月5日,哈巴尼亚基地所有26架“奥克斯福德”教练机仅有4架尚能出动,“角斗士”战机也损失殆尽。英军的飞行员们此时也是士气低迷,半数的飞行学员或战死,或精神失常。
幸运的是,5月6日清晨,英军侦察机回来报告,高地上的伊军正在撤退。英军国王禁卫团第1营营长罗伯特(基地地面力量指挥官)立即命令反攻,无心恋战的伊军慌不择路地朝费卢杰方向逃窜。下午,从哈巴尼亚溃逃的伊军与一支从费卢杰赶来增援的伊军在公路上相遇,两支部队乱作一团,所有的卡车、坦克和装甲车停在公路上无法前进。此时的皇家空军集中所有力量对其进行空袭,战斗持续了2个小时,皇家空军出动了139架次,全歼伊军主力,自身只损伤了1架“奥克斯福德”教练机。6日当天,伊军被毙俘1000多人,而英军只战死7人,伤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