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8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在英、荷兰、普鲁士三国支持下,要求俄国归还1721和1743年割去的领土,在遭到拒绝后,于同年7月2日发动进攻,开始了又一次俄瑞战争。经过2年多较量,最终于1790年8月14日(8.25)双方签订《韦雷尔和约》,规定双方保持战前边界而告终。战争期间,除了陆上作战外,海上交战也颇有波澜。1788.7.6(7.17)戈格兰岛海战,俄海军与瑞典海军打成平手,双方各被俘获1艘战列舰,但使瑞军放弃了在芬兰湾南岸的登陆计划,打退了对方对圣彼得堡有计划的进攻。俄海军出动战列舰17、巡洋舰8、攻击舰2、辅助船5;瑞军拥有战列舰16、巡洋舰12。随后俄军不断扩充与调整力量,当1789年来临时,波罗的海舰队拥有战列舰35、巡洋舰10、攻击舰2、桨船163;当面瑞典海军有战列舰21、巡洋舰12、辅助船与桨船150;俄海军已摆脱了战争初期兵力上的劣势。1789.8.13(8.24)第一次罗琴萨尔姆海战,俄军桨船区舰队(86艘舰船-巡洋舰2、攻击舰2、三桡桨战船13、小艇7、大型木船6、大桡战船22、炮舰34)打败了瑞典一支由战船62和运输船24组成的舰队,击沉或俘获对方炮舰4、炮艇4、运输船等18,损失船2。
1790.5.2(5.13)雷维尔海战,1790.6.22(7.3)维堡战役成为瑞典海军最大灾难之一,损失战列舰8、巡洋舰3、其他船54及被俘5000。随后,一支由140艘战船(火炮1412门、水兵1.85万人)组成的俄军舰队于6月28日(7.9)袭击撤出维堡湾的瑞典舰队(驻泊在罗琴萨尔姆,大小艇船196艘,拥有火炮1124门、水兵1.4万人),由于遭到对方炮火猛烈抗击,未能奏效。第二天,瑞军反攻,俄舰队陷入混乱, 遭到毁灭性打击,损失舰船64,人员7369;而瑞军损失仅有4艘船和300人。此战使俄军以前胜利影响化为乌有,促使女皇叶卡特琳纳同意媾和,双方疆界均恢复到战前状态。
1798年9月,参加反法统盟的俄海军分舰队(战列舰6、巡洋舰7、两桅帆船3,海军陆战队1700人)与土耳其分舰队(战列舰4、巡洋舰10、炮舰14)会合后,统一由乌沙科夫(时任海军中将)指挥开进地中海,开始攻打爱奥尼亚群岛。在3个月中,占领了除科孚岛外所有岛屿。法军在科孚岛共有3700人,海军有战列舰1、巡洋舰1和一些小船。俄军一开始采取围困战术,待分舰队主力到达及援军到达后(战列舰2,各装备火炮74门),于1799年2月18日(3.1)开始总攻,经过2天战斗,法军宣布投降,俄军俘敌2931人,缴获战列舰1、巡洋舰1、小船14、各种火炮636等。乌沙科夫因功升为海军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