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李博生等指挥部成员就看到3艘美国军舰驶来,分别是一艘导弹驱逐舰、一艘导弹护卫舰和一艘补给舰。
两边挂旗联系后,会合在一起。当时美舰上有一位美国驻华使馆一等秘书,通过扩音器用汉语预祝中美海军联合演习成功。
双方全体人员在自己的舰上站坡,互相敬礼,3艘美舰列队驶过中国军舰旁边,时任东海舰队司令员的聂奎聚检阅了3艘美舰上的官兵。
按约定,双方下午还要派出人员登上对方舰艇访问,李博生也在登舰名单上。“当时我很兴奋,有一种期待,因为美国军舰比我们的军舰大不少,而且两国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李博生说。
但由于风浪越来越大,中国海军方面用广播建议取消登舰。美国舰艇编队指挥有些不甘心,冒着风浪放了一个多小时小艇,但风浪太大了,小艇很难安全放下来,天也快黑了,美方最终放弃。而双方的舰艇海上交流也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
出访·补给
返途遇台风 舰艇险中补油水
舰艇编队返回时,刚过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的风浪就越来越大,狂风达到11级,阵风超过12级,近10米高、几千米长的大浪袭扰着舰艇。
由于“合肥”号导弹驱逐舰吨位较小,连续几天在台风中航行,油、水消耗很大,舰体重量剧减,在风浪中很难保持平衡。指挥部研究后,决定给它补充油、水,用以压重。
海上油水补给是当时编队的新课题,这次远航中,我国海军第一次实现海上油水补给。
虽然出访航行中已多次进行过补给,可是在十一二级的大风中进行还是很危险的。但如果不给舰艇补充油、水,就更危险。
补给舰首先用标枪炮把缆绳打过去,导弹驱逐舰上的水兵把缆绳接住并固定好,然后沿着缆绳把水管、油管拉过去,连接好输入口,才能注入。
李博生说:“当时我们从无线电通讯中了解到那几天的风浪吞没了不少船只。不过在海军编队指挥部和全体战士的沉着应对下,虽然我军舰艇也被风浪打坏了一些设施,但没有人员伤亡。”出访·见证2个月远航 出访经历永难忘
2艘舰艇回国进港后,检修时发现导弹驱逐舰的甲板、烟筒有9处裂缝,最长的有3米。下后舱已进水,桅杆上的雷达天线被大风刮掉了,船体已有很大险情。
舰艇编队在榆林基地休整了几天,把舰船损坏部分修好,又全部刷了一遍漆。1986年1月19日,出访编队回到了上海吴淞港,受到热烈欢迎。
李博生说,这次海军舰艇出访的经历让他永生难忘。
●名词解释
站坡:海军术语,即分区列队,是舰员在舰上列队的一种形式,用于迎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海上阅兵、检阅舰艇、访问外国港口进出港时以及其他有关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