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宁接着斯大林的话说,列宁的临近死亡给党提出了他的安葬这一极端重要的问题。“需要考虑与此有关
的全部问题。对这一可怕的事件我们不要搞得措手不及。如果要安葬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葬仪之盛大应当是世上空前的。”
斯大林完全支持加里宁。他说:“的确需要事先把一切都考虑到,以免在极其悲痛的时刻出现任何张皇失措。据我所知,这一问题也使我们的某些外省同志极为焦虑不安。他们说,列宁是俄罗斯人,应当以与之相应的方式安葬。例如他们坚决反对火葬,把列宁遗体火化。照他们的看法,焚化遗体不符合俄罗斯人对先人的敬爱之情。这种做法甚至会是对他的纪念的一种侮辱。在俄罗斯人的观念中,焚化、消灭和抛洒骨灰,总是被看作是对被处死者的最后最高裁判。某些同志认为,现代科学有可能借助于防腐剂长期保存先人的遗体,至少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使得我们的意识能适应列宁毕竟不在我们中间了这一思想。”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斯大林是首先提出保存遗体这种想法的领导人。
斯大林的发言引起托洛茨基极端愤怒的反应,他针对斯大林说:“斯大林同志讲完话以后,我这才明白,说列宁是俄罗斯人,应当按俄罗斯方式安葬这起初令人不解的议论和指示要引向何方。照俄罗斯方式,照俄罗斯东正教教规,圣徒是要制成干尸的。看来是要建议我们这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按照这种方式行事———保存列宁的遗体。我倒很想知道,这些外省同志都是些谁,据斯大林说,他们建议借助现代科学给列宁遗体涂上防腐剂,把它制成干尸。我想对他们说,他们同马克思主义科学毫无共同之处。”
布哈林完全赞同托洛茨基的看法,同样表示愤慨。照他的看法,把列宁的遗体变成涂上防腐剂的木乃伊,这是对他的纪念的严重侮辱,同他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世界观极端矛盾而不相容,这种做法提都不应该提。加米涅夫也以同样的精神反驳斯大林。他提出,有人建议把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季诺维也夫特别支持这一建议。这种显示列宁在十月革命历史上的巨大作用的做法,加上出版几千万册他的著作,才是对列宁的真正尊敬和纪念。至于保存列宁的遗体,他加米涅夫认为是列宁在其哲学著作中曾予以痛斥的那种“僧侣主义”的特殊的和奇怪的余音。
不过,托洛茨基、布哈林和加米涅夫的抗议没有对斯大林和加里宁起什么作用,斯大林拒绝说出建议把列宁遗体做防腐处理的“外省同志”的姓名,而加里宁则继续顽强坚持,列宁不能像一般死者那样埋葬。看来,所谓“外省同志”云云无非是一种托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