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此为秋瑾的四葬和五葬。
辛亥革命成功后,在长沙岳麓山建烈士陵园。1912年夏,湖南政府很快把秋瑾墓迁葬于此,后来黄兴、蔡锷等相继落葬那里,这便是六葬。
但是浙江革命党人没有忘记秋瑾,陈破空亲自找到在南京任临时总统的孙中山,要求将秋瑾归葬西湖原址,徐自华也到处呼吁,后经民国政府批准,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1913年秋,秋瑾还葬杭州西湖西泠桥西侧原葬处原墓地,并修建了风雨亭和秋瑾祠堂。这算是七葬秋瑾,人们都会认为秋瑾之灵终于可以安息了。
五十多年后的1964年,随着阶级斗争的升温,有些人提出:“不能再让死人占据美丽的西湖。”于是就对这些“死人”采取了“革命行动”,把他们的墓迁到西湖的“边陲”——冷清没人知道的鸡笼山去了。秋瑾、徐锡麟墓也都难逃此劫。但是很快引起社会反响,第二年,有关部门又悄悄把秋瑾墓恢复。秋瑾遗骨遭到七上八下的第九次折腾。但是这还算是幸运,一年后,在随之而来的“文革”中,这位已经故去六十年的鉴湖女侠,墓被平掉,尸骨草草处理,所以这次不能算一次迁葬。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人们才想起浙江的女英雄秋瑾,记起西湖旁的那座让人魂牵梦绕的墓穴。有人上书邓颖超,重建秋瑾墓排上日程。当时唯一的线索,只知道秋瑾的遗骨移葬于鸡笼山东边山脚下的辛亥革命烈士陵园附近。由于时间流逝,原来的辛亥革命烈士墓地已种了庄稼、树木。有关文物管理部门在原烈士陵园后面挖到一只陶罐,里面装的正是一具女性尸骨。附近一位路人正巧路过,当得知在寻找秋瑾遗骨后,激动地告诉文管部门:“秋瑾的遗骨埋在山下边。”根据路人的介绍,文管部门在一块棕榈树丛中的一株柏树旁边,挖出一陶罐,将遗骨拼接,确系女性。因秋瑾是清政府在绍兴用刀杀害的,颈部骨骼与常人死亡不同,经有关部门的严密鉴定,该遗骨属秋瑾确凿无疑。第十次,秋瑾再次葬在西湖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