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瓷中白瓷占的比例较小。多出自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广州西村一带的民窑。时过境迁存留海中,保存至今,实属不易,现是海瓷收藏家追捧的亮点。青白瓷是指宋代以后以景德镇为代表创烧的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的瓷器。其釉青中泛白、白中显青,胎质细洁、釉色晶莹、光彩见影。海瓷中,这部分瓷器大都包装在封闭的容器之中,虽经海水长年浸蚀及打捞碰撞,但不乏完整器,个个釉色光亮,熠熠生辉。菱口龟纹碗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目前是青白瓷收藏中级别较高的一种。此外,还有盘、碟、盂、粉盒、圜底套钵等数个品种,都是这批海瓷中最耀眼的精品。海瓷中青花瓷占40%,基本都是釉下青花,元青花未见到完整器,是一些特征明显、可作研究之用的残件标本。
一艘船十个墓
由于船的装载量大,通常一艘普通中型商船就能装载上万件瓷器,因此在文物市场上有“一艘船十个墓”的说法。
市场上的“海捞瓷”真假不一。早年琼海潭门渔民捞到海瓷后一网兜几十元钱往出卖,后来买的人多了,海瓷的价格也一日千里了。我蹲在摊前与摊主攀谈,她说家里就是靠卖海瓷发的财,老公也从打鱼的渔民变成了文物商人,开上了 帕萨特 。摊上碗底割片最便宜,带款的不带款的略有价差,稍显完整的小器件价格就达500上下了。聊得投机,店主从里面搬出一个元青花海瓷酒瓶,器形完整,未被珊瑚浸浊的部分釉色古朴,常年海水的透骨锈釉色暗淡沉着,放入水里,变呈现出鲜活的蓝。这个酒瓶,店主说她的低价是30000元。
海捞瓷身价倍增是从2005年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的崭露头角。200多件拍品总成交额达2727万元、成交率为92.05%,成为当年瓷器拍卖的一大亮点。而拍前的预估价仅为100万元。显然拍卖成交结果情况出人意料,而各方对明清流失海外的外销瓷的热情也出乎人们的想像。
在北京的京广中心举办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把元末明初的青花龙纹大提梁壶和一只明 洪武 釉里红莲口鱼藻大盘,都是海捞瓷中难得一见的大型器物,前者以671万元人民币落槌,后者以792万元人民币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