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捞瓷”来自海底沉船,基本上还原了制造时代的艺术风貌,而且价位不是很高,造假的可能性比较低。除了其具有深厚的 历史 文化 价值外,一个“真”字或许是“海捞瓷”受到买家欢迎的原因之一。随着国内明清官窑瓷器真品价格不断被炒高,民窑精品也都价格不菲,一般收藏者难以企及,那些精致美丽的外销瓷因为价格便宜,逐渐被国内的藏家看好。
我国古代海上 丝绸之路 的外贸活动,从 汉代 开始至 清代 ,每个时期的“海捞器物”都有,证明从未间断。今后沉于内水的出水文物器,将会出现“江捞瓷”“河捞瓷”“湖捞瓷”。因古代国内贸易也有很多是通过水上交通进行的,古代的内河船同样怕台风、 战争 和意外,都存在发生沉船的风险,这些沉于内河的瓷器只是未被发现而已。
海瓷鉴定方法
必须根据器物年代、窑口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拆。因为年代的长或短,海水深与浅,海域含盐成份,海底的沙或泥等原因都会造成器物出水时的不一样。但“海捞瓷”有一个共性:器物都曾在海水中沉睡了千百年。由于被海水侵蚀,胎釉的表层都会形成一层自然均匀的年代风化层(包浆)。
问起店主海瓷的真假时,店主滔滔不绝告诉我很多判断秘笈。“海捞瓷”是沉入海底已有千百年的陶瓷器,由于发生沉船时会造成部份器物倾出船舱,散落于沙泥上面:部份却成堆整件渐渐被埋入沙泥之中,这样就造成海捞瓷出现二种状况:一种是散落在泥沙上面的器物,被海里的暗流淘来淘去,器物的釉表层因暗流及泥沙的长期冲刷摩擦,会导致釉层的磨损和破坏。另一种是器物成堆、整件被埋入泥沙下的,相对能保存得比较完整,但由于在海底中浸泡千百年,咸的成份对釉和胎同样会造腐蚀,出现釉光暗淡,胎釉形成一体的状况。
青花碗底价格最低,而且还要切割成形,最不可能有假。大形器物价值大,所以造假者多。比如清康雍乾三代“海捞瓷”。
清三代的外销瓷以釉下青花器为主,器物的纹饰以山水人物、花鸟、缠枝花和外商指定的画法等纹饰为主。凡用斜线分格子的画面白线,都是用竹刀在胎体上划分格线,再在格内画纹饰,上釉烧成后,白线用手摸能明显感觉下凹状况:凡用直线分格子的画面白线,是用笔分格线的,用手摸无下凹感觉: 康熙 的器物胎脚呈台阶级状, 雍正 的器物胎体坚致较薄,胎脚呈泥鳅背, 乾隆 的器物胎体较厚,胎脚呈泥鳅背。清三代的外销瓷,青花发色有深有浅,有灰有艳,但由于当时的匠工水平高超,从画面能感觉所有的绘画立体感很强,分水技法高超。现代仿制品的绘画技法根本无法达到当时的境界。
清三代“海捞瓷”由于在海底中沉睡了二、三百年,被咸水和暗流的腐蚀冲刷,致使釉面损坏,形成釉的表层如同脱去一层皮(用放大镜能看到气泡破状),有的甚至生铁锈和破损:胎脚由于被海水长期浸泡,形成一层年代的氧化层(在原有的胎上形成一层包浆状),致使胎釉形成一体,呈干燥状、自然而均匀。
“海捞瓷”出水后,由于保养不好,致使釉面暗淡无光,因为釉的表层被破坏,海生物的液体(含胶成份)及贝壳还沾在上面,即使出水后,已把器物冲洗干净,但沾在釉层破气泡里的胶质物质还在,无法彻底洗干净,因此釉表还会附着一层胶物质遮住釉光。要使海捞瓷光洁,必须用含1%的草酸水浸泡一天,再用洗衣粉水浸泡一天,然后用淡水洗干净后,经常用手摩擦器物釉表,把沾在釉面上的“老泥”(污垢)擦掉,经常抚摸器物会使釉光逐渐回复。
仿制品通过短短二年时间的海水浸泡,根本无法跟二、三百年时间浸泡的器物比拟,特别在胎釉上进行比较,即可明白这点:赝品的釉表光洁如新,釉面无有因咸水腐蚀而脱皮的状况,胎脚潮湿无有氧化层(无包浆),无法形成胎釉一体的感觉。早期的假海捞瓷是人工用胶水把贝壳或海生物沾到瓷器表面,比较容易鉴别)。专业户早期直接从江西景德镇定制少量元。明(早期)的器物,品种有各式各样的青花器。釉里红器等,把器物运到外海有珊瑚樵的地方(有珊瑚樵的地方水流比较平静,不会损坏瓷器)沉下海底,由海寄生。贝壳在瓷器的内外釉面自然生长附着。早期放养的时间大约一年左右,再打捞出水进行销售。
很开心的周日早晨,知道了原来不知道的知识,拎了一网兜海瓷碗底回家,可以做镇纸,有款的拿来探索,无款的被装修时嵌进卫生间的镜子边缘,有意思的知识,有意思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