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陈诚带着从保定军校就一直追随他的亲信将领罗卓英到东北上任。没有人认为在治理东北军政事务上,陈诚会比熊式辉和杜聿明干得更好,尤其是东北籍的军官和士兵们。
但是,陈诚自己决心大干一场。他首先要“反腐败”。陈诚连续撤换了包括辽宁省政府主席徐箴,第五十二军军长梁恺、副军长刘玉章的职务。有人提醒,撤换将领也许会导致部队投奔共产党。陈诚的回答是:“谁要投,就让他去投。他今天投,我现在就缴他的枪!”针对东北部队的纪律败坏,买卖武器,暗中经商,***勒索和滋事扰民的现象,陈诚派出督察组和点验组日夜严查,无一疏漏,最终将一批***腐败分子查了出来。这些人统统都被陈诚或是查办囚禁,或是拉到野地里枪毙。
整顿风气的同时,陈诚开始了整军。他砍了许多由被收编伪军组成的虚报编制坐吃空饷的保安队,把东北原有的九个保安司令部、十一个保安支队以及交警等部队扩编为新编第三、第五、第七、第八四个军,把骑兵支队扩编为骑兵师,并从苏北把第四十九军调入东北。这样,连同东北战场原有的八个军,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的作战部队已达十四个军,而且经过大力抓捕壮丁,原来缺额的部队也基本满员。兵力总计约五十万。
“陈诚很好,无畏而正直……能干而廉洁的将军,可惜去晚了,一年前就该把他派去。”美国人魏德迈说。
“东北的败征已见,全部沦陷只是时间问题,任何人都不能起死回生,陈诚更不是能够挽狂澜于既倒之材。”李宗仁说。
陈诚对自己、对东北战局皆充满自信。陈诚良好的自我感觉的危险之处在于:他严重低估了自己的对手。
此时,林彪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其实力远远超出了陈诚的预想。东北地区的共产党军队,从建制零散、兵力薄弱、武器落后的被动状况,仅仅经过两年的艰苦时光,就已发展成为一支无论兵力、装备和作战能力都已具备惊人实力的部队,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堪称奇迹。
就在陈诚在扩充军队的时候,林彪也在迅猛地扩大着他的部队:东北民主联军已经拥有二十七个步兵师,另外还有八个独立师、两个骑兵师、五个炮兵团,总兵力已达五十一万八千多人。更重要的是,共产党军队的扩军一发不可收拾,其兵力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陈诚无法拥有的,是林彪部强大的后备兵员。在整个东北,拥护共产党政权的所有翻身农民,都是东北民主联军潜在的士兵。在中共东北局的指导下,共产党地方政权组织训练了大量的二线部队,数量达到七十多个团二十万人之众。这些二线部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参加战斗或补充兵员。同时,东北乡村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为共产党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官兵们个个新军衣、新棉袄、戴着暖和又神气的皮帽子。一旦与国民党军队接火,国民党官兵对共产党军队几乎使不完、用不尽的炮弹子弹感到十分奇怪,他们无法想象,共产党人在东北地区已建立起强大的军用物资筹集、生产和供应体系。